Q/GDW 1153-2012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Q/GDW 1153-2012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583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Q/GDW 1153-2012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a)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o; b)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o; c)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30”。 4.8分坑时,应根据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其测量精度 应能满足规范对施工精度的要求。施工中保留不住塔位中心桩时,应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置 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4.9架空输电线路架线后的安全距离应满足附录A的规定值

4.9架空输电线路架线后的安全距离

4.10当设计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时,

GB/T 27532-2011 犬瘟热诊断技术Q/GDW1153—2012

6.1.2基础混凝土中严禁掺入氯盐。

6.1.3预拌混凝土其配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的 规定,采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 6.1.4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钢筋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 验收规范》JGJ18的规定。 6.1.5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在同一个连续浇筑体中混合使用。同一基基础中使用不同水泥时,应分别制 作试块并作记录。 6.1.6基础浇制前,应按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现场浇制使用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根据《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进行试配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 试验单位进行。 6.1.7试块应在现场浇制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并应采用标准养护。当有特殊需要时,应加做同条件养 护试块。混凝土试块强度的试验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

6.1.8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般铁塔基础每基应取一组;当单腿超过100m3应每腿取一组。 b)按大跨越设计的铁塔基础,每腿应取一组;单腿超过200m3时,每增加200m3应加取 组。 C)现浇桩基础,应每桩取一组。 d)当采用承台及联梁时,承台及联梁每基应取一组,单基超过200m3时,每增加200m3应 加取一组。 e)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6.1.9转角、终端塔基础预高应满足设计要求。 6.1.10基础防护设施的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 6.2现场浇制基础 6.2.1现场浇制基础,浇制前应支模,模板应采用刚性材料,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模板与支架的 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相应基础施工的要求。接触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以保证混凝土 表面质量。当使用隔离剂脱模时,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 6.2.2现场浇制基础应采取措施,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 6.2.3现场浇制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应安装牢固。安装前应除去浮锈,螺纹部分应予以保护。 6.2.4插入式基础的主角钢(钢管),应进行找正,并加以临时固定,在浇制中应随时检查其位置的准

a)一般铁塔基础每基应取一组;当单腿超过100m3应每腿取一组。 b)按大跨越设计的铁塔基础,每腿应取一组;单腿超过200m3时,每增加200m3应加取 组。 C)现浇桩基础,应每桩取一组。 d)当采用承台及联梁时,承台及联梁每基应取一组,单基超过200m3时,每增加200m3应 加取一组。 e)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6.1.9转角、终端塔基础预高应满足设计要求。

6.1.10基础防护设施的施工应满足设计要

6.2现场浇制基础 6.2.1现场浇制基础,浇制前应支模,模板应采用刚性材料,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模板与支架的 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相应基础施工的要求。接触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以保证混凝土 表面质量。当使用隔离剂脱模时,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 6.2.2现场浇制基础应采取措施,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 6.2.3现场浇制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应安装牢固。安装前应除去浮锈,螺纹部分应予以保护。 6.2.4插入式基础的主角钢(钢管),应进行找正,并加以临时固定,在浇制中应随时检查其位置的准 确性。保证整基基础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规定。

6. 2 现场浇制基础

6.2.5现场浇制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捣固。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或溜管使清 土下落。 6.2.6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落度。 6.2.7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以保证配合比符合表1规定

表1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疑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6.2.8现场浇制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浇制后应在12h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h内进行浇水养护,养 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侧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养护用水应 与拌制用水相同; b)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7昼夜,大体积基 础按有关规定处理: c)基础拆模经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并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 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d)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 e)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6.2.9基础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表2整基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

Q/GDW11532012

Q/GDW11532012

Q/GDW11532012

6.3 钻孔灌注桩基研

c)孔深:≥设计深度。 6.3.3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筋间距:±10mm; b)箍筋间距:±20mm; c)钢筋骨架直径:±10mm; d)钢筋骨架长度:±50mm 6.3.4钢筋骨架安装前应设置定位钢环、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安装钢筋骨架时应避免碰撞孔 壁,符合要求后应立即固定。当钢筋骨架重量较大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吊装变形。 6.3.5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落度一般采用180mm~220mm。 6.3.6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内的隔水球的位置应临近水面。首次灌注时,导管内的混凝土应能保证 将隔水球从导管内顺利排出,并将导管理入混凝土中0.8m~1.2m。 6.3.7随着混凝土的灌注,应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提升后其底端应保持埋入混凝土不小于2m, 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6.3.8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6.3.9混凝土灌注到地面后应清除桩顶部浮浆层,单桩基础可安装桩头模板,找正和安装地脚螺栓,灌 注桩头混凝土。桩头模板与灌注桩直径应相吻合,严禁出现凹凸现象。地面以上桩基础应达到表面光滑 工艺美观。群桩基础的承台应在桩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 6.3.10灌注桩基础整基尺寸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6.3.11灌注桩桩身检测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检测数量应由设计确定。 64甘础

6.3.3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筋间距:土10mm; b)箍筋间距:±20mm; c)钢筋骨架直径:土10mm: d)钢筋骨架长度:土50mm

6.4.1岩石基础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资料逐基核查覆盖土层厚度及岩石种类,当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 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6.4.2岩石基础的开挖或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6.4.2岩石基础的开挖或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a)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b)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 c)软质岩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 6.4.3岩石基础锚筋或地脚螺栓的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后应有临时固定措施。岩石锚杆施工

6.4.4混凝土的浇灌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浇灌混凝土时,应分层浇揭密实,并应按现场浇制基础混凝土的规定进行养护; b)孔洞中浇灌混凝土的数量不得少于施工技术设计的规定值; c)对浇灌钻孔式岩石基础,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收缩量

6.4.5岩石基础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成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b)成孔尺寸: 对嵌固式应大于设计值,且应保证设计锥度; 对钻孔式的孔径允许偏差:+20mm,0。 c)整基基础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3拌合水及骨料量高温度(℃)

6.5.6水泥不应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6.5.7冬期施工不得在已冻结的基坑底面浇制混凝土,已开挖的基坑底面应有防冻措施

6.5.8拌制混凝士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表4的规定

Q/GDW11532012

Q/GDW11532012

表4搅拌混凝士的最短时间(s)

法或温养护法。当米用暖溯法养护混凝时,混凝土者 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保持混凝

用防冻剂混凝土养护应符

a)在负温条件下养护时,严禁浇水,外露表面应用保温、保湿的材料覆盖; b)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 c)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 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时,应对混凝土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6.5.11冬期施工混凝土基础拆模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 混凝土,在受冻前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士强度设计值的30%

a)在负温条件下养护时,严禁浇水,外露表面应用保温、保湿的材料覆盖; b)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 c)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拆模后混凝土 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时,应对混凝土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6.5.11冬期施工混凝土基础拆模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混凝土,在受冻前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30%

7.1.1铁塔组立必须有完整的施工技术设计

1铁塔组立必须有完整的施工技术设计

7.1.2当组立铁塔时,铁塔基础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应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 b)当分解组立铁塔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 c)当整体组立铁塔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当立塔操作采取防止基础 承受水平推力的措施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 .1.3现场临时存放或装卸运输铁塔构件时,应有防止构件变形损坏、锌层磨损及表层污损的措施。运 至塔位的构件仍应按照本标准3.14条款要求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1.4角钢铁塔塔材的弯曲度应按《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2694的规定验收。对运至桩位的 个别角钢,当弯曲度超过长度的2%o,但未超过表5的变形限度时,可采用冷矫正法进行矫正,但矫正 的角钢不得出现裂纹和锌层脱落。

表5采用冷矫正法的角钢变形限度

a)线路名称或代号及塔号; b)耐张型、换位型铁塔及换位塔前后相邻的各一基铁塔的相位标志; c)高塔按设计规定装设的航行障碍标志; d)多回路铁塔上的每回路位置及线路名称

a)铁塔螺栓应按设计要求使用防卸、防松装置; b)螺栓应与构件平面垂直,螺栓头与构件间的接触处不应有空隙: c)螺母拧紧后,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 相平; d)螺栓应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圈。 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7.2.3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立体结构: 1)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2)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b)对平面结构: 1)顺线路方向,由电源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 2)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下同)或按统一方向穿入; 3)垂直地面方向者由下向上; 4)横线路方向呈倾斜平面时,由电源侧穿入或由下向上或取统一方向:顺线路方向呈倾斜

Q/GDW11532012

Q/GDW11532012

平面时,由下向上,或取统一方向。 注: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穿入方向允许变更处理。 c)节点处为法兰连结的螺栓穿向:所有靠近节点处法兰螺栓由节点向四周穿,如图1。

图1法兰节点螺栓穿向

7.2.4铁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 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 7.2.5铁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4.8级、6.8级螺栓的扭紧力矩不应小于表6的规定。8.8级以上的 螺栓扭矩标准值由设计规定。

表6螺栓紧固扭矩标准

注:2.若发现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校角磨损以致扳手打滑的,螺栓应更换。 注:3.螺栓防松采用增加一个薄螺母的方式,防松用薄螺母的厚度为螺栓公称直径的一半,详细尺寸见DL/T284《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 用热镀锌螺栓与螺母》,防松用薄螺母预紧扭矩值取上表数值的一半,

7.2.6铁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应全部紧固一 次,检查扭矩合格后方准进行架线。架线后,螺栓还 复紧一遍。 7.2.7铁塔组立及架线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跌塔组立及架线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铁塔组立的允许偏差

7.2.8转角塔或终端塔的预倾应根据铁塔的刚度及受力由设计确定,铁塔的挠曲度超过设计规定时,应 会同设计单位处理。 7.2.9脚钉安装应牢固齐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或建设方要求。 7.2.10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750。 7.2.11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应浇筑水泥砂浆。铁塔经检 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混凝土保护帽;混凝土保护帽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与塔座结合应严密,不得有裂 缝。 7.2.12塔腿安装时,塔腿法兰和基础接触面不应有空隙;地脚螺栓不得和塔腿法兰、加劲板相互碰撞 7.2.13钢管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当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 7.2.14钢管塔法兰与法兰连接时,穿上连接螺栓后,应逐个对称拧紧,使法兰间顶紧,接触面良好 7.2.15钢管塔连接螺栓的扭矩标准值及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同一法兰连接面上的螺栓扭矩值 应力求一致。 7.2.16组立过程中,应对螺栓逐段紧固,整基塔组立结束后,应对连接螺栓进行检查,架线后应对螺 栓扭矩进行复查。 7.2.17钢管塔走道、平台、爬梯及施工要求增设的吊(挂)孔、安装孔(件)等附属设施和塔体的连 接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8.1一般规定 8.1.1架线前应有完整有效的架线施工(包括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等)技术文件。 8.1.2架线段内铁塔已经中间验收合格,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进行。 3.1.3架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及架空地线(也称地线,下同)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导线及架空地线型号、规格应与设计施工图相符; b)对于制造厂在线上设有的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 3.1.4跨越电力线、弱电线路、铁路、公路、索道及通航河流时,应有完整可靠的跨越施工技术措施, 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8的规定。

Q/GDW11532012

8.1.5放线滑车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8.1.5放线滑车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轮槽尺寸及所用材料应与导线或架空地线相适应: b)展放导线用多轮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应符合《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 DL/T685的规定,DL/T685中未涵盖的导线规格,应按照其相临高规格直径选取放线滑车, 放线滑轮轮槽宽应能顺利通过接续管及其保护套。滑轮的摩阻系数不应大于1.015。当采 用镀锌钢绞线作架空地线展放时,其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钢绞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 15; c)对于严重上扬、下压或垂直档距很大处的放线滑车应进行验算,必要时应采用特制的结构; d)滑轮应采用滚动轴承,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确保转动灵活。

a)导线在展放过程中不得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直接接触; b)凡与导线直接接触的提线器、锚线架、钢丝绳等应进行挂胶处理或其他隔离措施; c)跨越架与导线接触部分应采用不磨损导线的材料或不损伤导线的措施:

d)牵、张场导线可能落地的区域应采用不损伤导线的材料进行铺垫。 0导线磨损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导线线股有轻微擦伤,其擦伤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且截面积损伤不超过导电 部分截面积的2%时,可不补修,用不粗于0#细砂纸磨光表面棱刺; b)当导线损伤已超过轻微损伤,但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尚不超过设计计算拉断力的 8.5%,且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时为中度损伤。中度损伤应采用补修 管进行补修,补修时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1)将损伤处的线股先恢复原绞制状态,线股处理平整: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端内各20mm; 3)补修管采用液压时,其操作应符合本章8.3节中有关压接的内容。 c)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定为严重损伤: 1)强度损失超过设计计算拉断力的8.5%; 2)截面积损伤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 3)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充许补修的范围: 4)钢芯有断股: 5)金钩、破股和灯笼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达到严重损伤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锯掉,用接续管将导线重新连接 架空地线应采用张力放线。架空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出现断股及金钩、破股等形成的永久

、张场导线可能落地的区域应采用不损伤导线的材

8.2.10导线磨损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损伤处的线股先恢复原绞制状态,线股处理平整: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端内各20mm; 3)补修管采用液压时,其操作应符合本章8.3节中有关压接的内容 c)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定为严重损伤: 1)强度损失超过设计计算拉断力的8.5%; 2)截面积损伤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 3)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允许补修的范围; 4)钢芯有断股 5)金钩、破股和灯笼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达到严重损伤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锯掉,用接续管将导线重新连接 8.2.11架空地线应采用张力放线。架空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出现断股及金钩、破股等形成的永久 变形均应割断重接。架空地线采用良导体线时,其损伤处理与导线相同。 8.3连接 8.3.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架空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8.3.2当导线或架空地线采用液压连接时,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有操作证的技术工人担 任。连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8.3.3导线或架空地线必须使用现行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 架线施工前应对试件进行拉力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组(允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合为一组试件)。其试验 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或架空地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95%。 8.3.4同一施工单位采用液压施工,工期相邻的不同工程中,采用同厂家、同批量的导线、架空地线、 接续管、耐张线夹及钢模完全没有变化时,可以不做重复性试验。

8.3.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架空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8.3.2当导线或架空地线采用液压连接时,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有操作证的技术工人担 任。连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8.3.3导线或架空地线必须使用现行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 架线施工前应对试件进行拉力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组(充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合为一组试件)。其试验 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或架空地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95%。 8.3.4同一施工单位采用液压施工,工期相邻的不同工程中,采用同厂家、同批量的导线、架空地线、 接续管、耐张线夹及钢模完全没有变化时,可以不做重复性试验。

8.3.5导线切割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 b)切口应整齐; c)导线及架空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质量问题; d)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采用液压连接导线时,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在洗擦后应薄薄地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并应用

Q/GDW1153—2012

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应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连接。电力复合脂质量应符合《电力复合脂 技术条件》DL/T373的规定。 8.3.6各种接续管、耐张管及钢锚连接前应测量管的内、外直径及管壁厚度、管的长度并应符合有关规 程规定。判定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应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连接。电力复合脂质量应符合《电力复合脂 技术条件》DL/T373的规定。 3.3.6各种接续管、耐张管及钢锚连接前应测量管的内、外直径及管壁厚度、管的长度并应符合有关规 程规定。判定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3.3.7接续管及耐张管压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充许偏差应符合《架空电力线路导线 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SDJ226的规定; b)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充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不粗于0#细砂纸磨光: c)弯曲度不得大于2%。超过2%尚可校直时应校直; d)校直后的接续管、耐张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 e)钢管压后应涂防锈漆。

a)各类管与耐张线夹出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b)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5m; c)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5m; d)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

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SDJ226的规定。对于新型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及补修管的压接工 艺,应经试验及审批

.4.1以耐张、转角型铁塔为紧线塔时,应按设计要求装设临时拉线进行补强。采用直线塔紧线时,应 采用设计允许的直线塔做紧线临锚塔

【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

a)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b)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c)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可选3~4档; d)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e)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8.4.3观测弧垂时的温度应在观测档内实测

8.4.4挂线时对于孤立档、较小耐张段及大跨越的过牵引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 下列规定:

a)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宜超过为200mm; b)耐张段长度为200m~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宜超过耐张段长度的0.5%o

c)耐张段长度为200m以内时,过牵引长度根据导线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的规定进行控制,变 电所进出口档除外; d)大跨越档的过牵引值由设计验算确定。 8.4.5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般情况下允许偏差不应超过±2.5%; b)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土1%,其正偏差不应超过1m。 8.4.6导线或架空地线各相间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当满足本标准8.4.5条的弧垂允许偏差时,各相间弧 垂的相对偏差最大值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a)一般情况下相间弧垂允许偏差为300mm; b)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为500mm B.4.7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本标准8.4.6条的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分裂 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为50mm。 8.4.8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应符合设计规 。 8.4.9连续上(下)山坡时的弧垂观测,当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观测。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本节的规 定。

电所进出口档除外; d)大跨越档的过牵引值由设计验算确定。 8.4.5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般情况下允许偏差不应超过±2.5% b)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土1%,其正偏差不应超过1m。 8.4.6导线或架空地线各相间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当满足本标准8.4.5条的弧垂允许偏差时,各相间弧 垂的相对偏差最大值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a)一般情况下相间弧垂允许偏差为300mm; b)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为500mm B.4.7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本标准8.4.6条的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分裂 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为50mm。 8.4.8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应符合设计规 。 8.4.9连续上(下)山坡时的弧垂观测,当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观测。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本节的规 定。

8.5.1绝缘子安装前应逐个表面清洗干净,并应逐个(串)进行外观检查。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 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验收前应清除瓷(玻璃) 污垢。有机复合绝缘子伞套的表面不允许有开裂、脱落、破损等现象,绝缘子的芯棒与端部附件 明显的歪斜。

8.5.2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

8.5.3对非终端塔,其耐张绝缘子串的挂线宜采用高空断线、平衡挂线法施工。 8.5.4为了防止导线或架空地线因风振而受损伤,弧垂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附件。附件(包括间隔棒)安装 时间不宜超过5天,档距大于800m时应优先安装。大跨越防振装置难于立即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 采用临时防振措施。 8.5.5附件安装时应采取防止工器具碰撞有机复合绝缘子伞套的措施,严禁在安装中踩踏有机复合绝缘 子上下导线。 8.5.6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mm (高山大岭300mm)。连续上(下)山坡处铁塔上的悬垂线夹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B.5.7绝缘子串、导线及架空地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 向应统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双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由电源侧向受电侧穿入。使用W型弹簧销子时GB/T 36016-2018 铠装连续热电偶电缆及铠装连续热电偶,绝缘子大

Q/GDW1153—2012

口一律朝电源侧,使用R型弹簧销子时,大口一律朝受电侧。螺栓及穿钉凡能顺线路方向 穿入者一律由电源侧向受电侧穿入,特殊情况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b)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一律由上向下穿;当使用W型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 一律向上;当使用R型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一律向下,特殊情况两边线可由内向外, 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c)分裂导线上的穿钉、螺栓一律由线束外侧向内穿: d)当穿入方向与当地运行单位要求不一致时,可按运行单位的要求,但应在开工前明确规定 8.5.8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应与孔径相配合,且弹力适度。 8.5.9各种类型的铝质绞线,在与金具的线夹夹紧时,除并沟线夹、使用预绞丝护线条及设计另有规定 外,安装时应在铝股外缠绕铝包带,缠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铝包带宜缠绕紧密,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b)所缠铝包带可露出线夹口,但不应超过10mm,其端头应回缠绕于线夹内压住。 8.5.10安装预绞丝护线条时,每条的中心与线夹中心应重合,对导线包裹应紧固。 8.5.11防振锤及阻尼线与被连接的导线或架空地线应在同一铅垂面内,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安装。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土30mm。 8.5.12分裂导线的间隔棒的结构面应与导线垂直,安装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次档距。杆塔两侧第 一个间隔棒的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端次档距的土1.5%,其余不应大于次档距的土3%。各相间隔棒安 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8.5.13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土2mm。 8.5.14柔性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其对铁塔及拉线等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使用 压接引流线时其中间不得有接头。刚性引流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8.5.15铝制引流连板及并沟线夹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应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接 触; b)应使用汽油洗擦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有电 力复合脂的表面氧化膜: c)保留电力复合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所列数 值。 8.6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架设 8.6.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架设应符合《特高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 技术规范》Q/GDW317的规定。

口一律朝电源侧,使用R型弹簧销子时,大口一律朝受电侧。螺栓及穿钉凡能顺线路方向 穿入者一律由电源侧向受电侧穿入,特殊情况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b)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一律由上向下穿;当使用W型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 一律向上;当使用R型弹簧销子时,绝缘子大口一律向下,特殊情况两边线可由内向外, 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c)分裂导线上的穿钉、螺栓一律由线束外侧向内穿; d)当穿入方向与当地运行单位要求不一致时,可按运行单位的要求,但应在开工前明确规定

3.5.14柔性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其对铁塔及拉线等的电气间隙应符合

a)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应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 融: b)应使用汽油洗擦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有 力复合脂的表面氧化膜; c)保留电力复合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所列 值。

8.6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架设

8.6.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架设应符合《特高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 技术规范》Q/GDW317的规定。 8.6.2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盘运输到现场指定卸货点后GB/T 29419-2012 塑木复合材料铺板性能等级和护栏体系性能,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和验收: a)品种、型号、规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