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07-2021 青海省装配式混凝土多层墙板建筑技术标准.pdf

DB63/T 1907-2021 青海省装配式混凝土多层墙板建筑技术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371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3/T 1907-2021 青海省装配式混凝土多层墙板建筑技术标准.pdf

3.0.1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适用于抗震设防类别为内类的民用建 筑。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尚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有关 规定。 3.0.2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应采取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3.0.3装配式多层墙板建筑应综合协调建筑、结构、设备和内装 等专业,制定相互协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应采用装配化施工: 呆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 3.0.4装配式多层墙板建筑应进行技术策划,对技术选型、技术 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 与技术实施方案。 3.0.5在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加强建设、设计、制作、 施工各方之间的协同,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 之间的配合。 3.0.6装配式多层墙板的保温节能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 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 和青海省现行标准《青海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一75%节能 DB63/T1626、《青海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3/T162 的有关规定。热桥的构造措施及保温材料的性能应通过热工计算 确定。 3.0.7装配式多层混凝土建筑应满足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 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等要求,并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 良的部品部件

3.0.5在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加强建设、设计、制作 施工各方之间的协同,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 之间的配合。

4. 1 混凝土、灌浆料与坐浆料

4.1.1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IGI1的有关规定。 4.1.2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墙 板竖向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且不应低于预制墙 板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其他部位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25。 4.1.3预制墙板的水平接缝可采用灌浆料或坐浆料填充SC/T 9416-2014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灌浆料 和坐浆料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墙板混凝土强度,且抗压强度不应 低于35MPa。当水平接缝与钢筋连接接头联通灌浆时,灌浆料 应满足钢筋连接接头对灌浆料的性能要求。当水平接缝与钢筋连 接接头不联通灌浆时,水平接缝处的灌浆料和坐浆料应满足表 4.1.3的要求。

表4.1.3不联通灌浆时水平接缝的灌浆料和坐浆料要求

1.4预制墙板竖向接缝处后浇混凝土的骨料粒径不应天于 )mm。后浇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有关 规定。 4.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规定。 4.1.6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并应满足现 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4.2钢筋、钢材、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简与连接盒

4.2.1钢筋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装配式混凝十结 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4.2.2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 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规定。 4.2.3受力预理件的锚板、连接用锚栓和螺栓等,应符合国家 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4.2.4裸露的节点连接件和预理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和防火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点莲接件和预理件的抗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2节点连接件和预埋件应根据环境条件、使用要求、施工条 生和维护管理条件等进行防腐蚀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 IGJI/T251的有关规定: 3节点连接件和预理埋件的防腐蚀设计应根据重要性、环境腐 独条件、施工和维修条件等要求合理确定防腐蚀设计年限。 4节点连接件和预理件的防腐蚀保护层可采用涂料涂层或金 属热喷涂系统,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 规程》JGJ/T251的有关规定;防腐蚀保护层应完全覆盖钢材表

面和无端部封板闭口型材的内侧。 5当节点连接件和预埋件暴露在腐蚀性环境中或使用期间不 易重新涂装时,宜采用耐候结构钢,并应在结构设计中留有适当 的腐蚀裕量,腐蚀裕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腐蚀 技术规程》JGJ/T251的有关规定。 4.2.5预制墙竖向接缝采用可弯折钢筋锚环连接时,钢筋锚环所 采用的钢筋弯折前的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11%。 4.2.6钢筋锚环连接用钢筋连接盒宜采用铝、钢等金属材料,表 面宜设置凹凸条纹。 4.2.7钢丝绳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 T20118的相关规定

4.3.1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和锚筋材料、吊环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4.3.2夹心保温墙板中连接内外叶墙板的拉结件宜采用纤维增强 塑料拉结件或不锈钢拉结件。 4.3.3纤维增强塑料拉结件的纤维体积含量不宜低于60%。当采 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时,应选用高强型、含碱量小于0.8%的无 碱玻璃纤维或耐碱型玻璃纤维,不得使用中碱玻璃纤维及高碱玻 璃纤维。

塑料拉结件或不锈钢拉结件。 4.3.3纤维增强塑料拉结件的纤维体积含量不宜低于60%。当采 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时,应选用高强型、含碱量小于0.8%的无 碱玻璃纤维或耐碱型玻璃纤维,不得使用中碱玻璃纤维及高碱玻 璃纤维。 4.3.4不锈钢拉结件用不锈钢材宜采用统一数字代号为S316XX 系列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棒》 CB/T1220 《不锈钢冷加 《不锈钢冷钢

碱玻璃纤维或耐碱型玻璃纤维,不得使用中碱玻璃纤维及高碱玻 璃纤维。 4.3.4不锈钢拉结件用不锈钢材宜采用统一数字代号为S316XX

4.3.4不锈钢拉结件用不锈钢材宜采用统一数字代号为S316X

系列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棒》 GB/T1220、《不锈钢冷加工钢棒》GB/T4226、《不锈钢冷轧钢 板和钢带》GB/T3280、《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CB/T4237 的有关规定

4.3.5夹心保温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

(m·K),体积吸水率不宜大于0.3%,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中B2

规定。 4.3.6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材 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 T10801.1、《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 T10801.2和《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的有关规定。 4.3.7接缝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 封胶》JC/T881的规定,宜选用低模量弹性密封胶,位移能力不 宜低于20级。

5.1.1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 T51231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I1的有关规定。 5.1.2装配式多层墙板建筑设计应遵循模数化、标准化的原则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有 关规定

5.1.3装配式多层墙板建筑的平面应规整,合理控制楼栋的体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术 规定。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 规定。 5.1.4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建筑宜优先采用大开间、大进深布置 方式,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满足空间多样化需求。 5.1.5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宜通过阳台、栏板、分隔墙等预制构 生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多样性组合的设计手法,体现出装配式 建筑的简洁与变化,达到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的兼容效果。 5.1.6装配式多层墙板构件宜与外装修、设备和管线等一体化集 成。设备与管线系统宜采用集成技术,通过综合设计及管线集成 提高设备与管线系统的集成度 5.1.7设备与管线系统宜与主体结构系统相分离,应方便维修更 换,且在维修更换时不应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内装系统应与设备

方式,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满足空间多样化需习 5.1.5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宜通过阳台、栏板、分隔墙等预告 件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多样性组合的设计手法,体现出装酉 建筑的简洁与变化,达到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的兼容效果

U衣 设备和官线等一体 成。设备与管线系统宜采用集成技术,通过综合设计及管线集 提高设备与管线系统的集成度。

5.1.7设备与管线系统宜与主体结构系统相分离,应方便维 换,且在维修更换时不应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内装系统应与 管线系统结合,实现内装和户内设备管线维护、改造时无需石 结构系统的目的。

5.1.8内装部品选型应在建筑设计阶段确定,并应根据音

5.1.9内装系统应与其他系统协调设计,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结构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应考虑内装的需求,宜采用大空间 的结构形式。 2采用部分结构降板进行同层排水时,应在设计之初结合项 目的特征,合理确定降板的位置和高度。 3应明确内装系统与结构系统的施工界面。 4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内装系统与外围护系统的划分和接 口。 5内装设计应与结构系统和外围护系统相关构件的深化设计 紧密配合,在设计阶段应该明确构件的开洞尺寸及准确定位,并 提前做好连接件的预理

5.2.1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时,墙板的外叶板 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5mm,且不宜大于35mm;密封胶厚度不宜 小于8mm,且不宜小于缝宽的一半;密封胶内侧宜设置背衬材 料填充。

T 5.2.2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时,墙板水平缝和 垂直缝均应采用带空腔的防水构造:水平缝宜采用内高外低的企 口构造形式。

5.2.2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时,墙板水

垂直缝均应采用带空腔的防水构造;水平缝宜采用内高外低的企 口构造形式。

5.2.3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时,排水措施应 合下列规定:

5.2.3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时,排水措施应符

1建筑首层底部应设置排水孔等排水措施; 2宜在十字交叉缝上部的垂直缝中设置导水管等排水措施 且导水管竖向间距不宜超过3层; 3当垂直缝下方因门窗等开口部位被隔断时,应在开口部位 上部垂直缝处设置导水管等排水措施;

5.2.4装配式多层墙板体系墙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

门窗洞口周边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5.2.5外墙饰面宜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成 型的外墙饰面材料,其规格尺寸、材质类别、连接构造等应进行 艺试验验证。 5.2.6墙板外装饰面层采用石材时,石材背面应采用不锈钢锚固 卡钩与混凝土进行机械锚固。石材厚度不宜小于25mm,单块尺 寸不宜大于1200mm×1200mm或等效面积。 5.2.7石材饰面墙板应采用反打成型工艺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当饰面层采用石材时,应根据排板图的要求进行配板和加 工,并应安装不锈钢锚固卡钩和涂刷防泛碱处理剂; 2使用柔韧性好、收缩小、具有抗裂性能且不污染饰面的材 料嵌填石材间的拼缝,并应采取措施防止石材在钢筋安装及混凝 土浇筑振捣等工序中出现位移; 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时,应避免损坏饰面层材料。

门窗洞口周边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5.2.5外墙饰面宜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成 型的外墙饰面材料,其规格尺寸、材质类别、连接构造等应进行 工艺试验验证。 5.2.6墙板外装饰面层采用石材时,石材背面应采用不锈钢锚固

表 6. 1.2 横墙间距(m)

6.1.3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的最大适用层数和最大适用高度应 合表 6.1.3 的规定。

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最大适用层数

6.1.4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6.1.4的数值

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适用的最大高

6.1.5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 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 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应按表6.1.5确定。

表6.1.5丙类建筑装配式多层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1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质量、刚度分布宜均匀: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2平面不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B50011中规定的凹凸不规则平面,不应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 形平面布置。 3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 6.1.7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的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应避免抗 则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而形成薄弱层,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6.2.1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体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没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要求,可结合建 筑高度、抗震烈度等进行抗震性能设计。 6.2.2结构设计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

6.2.4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体系的竖向接缝采用本章相关构造时

以按照下方法进行结构整体分析: 1应进行持久设计状况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计算模型可不 考虑竖向接缝,可假定结构构件和节点处于弹性状态,采用线性 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2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计算模型可不 考虑竖向接缝,可假定结构构件和节点处于弹性状态,采用线性 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3宜进行罕遇地震的弹塑性分析验算并满足本标准6.2.9条 的要求;计算时应按实际构造及受力特性进行模拟,弹塑性分析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关 于时程分析法的有关规定, 4当不进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时,应采用考虑竖缝模型进行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计算时宜采用竖向接缝断开模型或 竖向接缝按实际构造及受力特性的模型,竖缝两侧剪力墙应划分 为独立计算单元,应取本模型计算的内力值与本条第2款模型的 计算结果进行承载力包络设计。 5应按照本标准6.2.5条进行水平接缝验算。 625装配式名

6.2.5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预制墙板的水平接缝抗剪验算模型

1当水平缝处采用连接钢筋时,多遇地震及风荷载组合作用 下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idE ≤VuE VuE = 0.6fAsd + 0.8M

式中: VjdE 多遇地震及风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接缝剪力设计值; VuE一 剪力墙水平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连接钢筋强度设计值; 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连接钢筋截面面积: N一 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拉 力时取负。 2当水平缝处采用连接螺栓时,设防地震作用下预制剪力墙 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idEk≤VuEk VuEk = 0.6fykAsd + 0.8N

塑性分析时阻尼比宜取0.07。 6.2.9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 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1200,首层层间最大 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1500。 6.2.10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塑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水 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应大于1/120。 6.2.11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抗震设计时,对同一层内既有现浇墙 技也有预制墙肢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将现浇墙肢水平地 震作用下的弯矩、剪力标准值宜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5.2.12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抗震设计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周 期折减系数等与现浇结构相同

2预制楼板在墙体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60mm,当墙厚不 能满足搁置要求时可设置挑耳;板端后浇混凝土接缝宽度不宜 小于50mm,接缝内应配置连续的通长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o 6.3.5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的墙板厚度不宜小于140mm且不宜小 于层高的1/25。预制墙板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宜双排配置。 6.3.6预制剪力墙板宜优先采用“一”形截面预制剪力墙板。预 制构件的尺寸应满足运输条件、施工现场的起重设备、吊具的要 求。 6.3.7装配式多层墙板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连接的交界面应设计 成粗糙面或键槽,粗糙面和键槽应满足下列规定: 1预制剪力墙的底部和顶部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 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 2预制剪力墙板侧面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粗糙面深度不应小于6mm。也可设置键槽,键槽深度t不宜小于 2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键 槽的中心距宜等于键槽宽度的两倍且不应大于水平钢筋锚环间 距,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 6.3.8预制剪力墙板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要求,预制剪 力墙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套筒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6.3.9装配式多层墙板结构中分布钢筋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装配式混凝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的相关要求。 6.3.10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纵筋连接区域的水平分布钢筋 应加密布置(图6.3.10):水平分布筋加密区为自墙板底部至套 简顶部向上延伸300mm的范围内,水平分布钢筋的最小直径不

1叠合连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纵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叠合 连梁受力纵筋的铺固长度不应小600mm和1F的较大值,当级纵 筋伸出预制剪力墙板外的长度过长时,可在纵筋端部宜采用机械 锚固措施; 2叠合连梁腰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相关规定。 3叠合连梁的箍筋宜采用焊接封闭箍筋或带135°弯钩的绑 扎封闭箍筋的形式; 4预制剪力墙板的叠合连梁上不宜开洞;当需要开洞时,洞 口形状宜为圆形,且应预理钢套管;洞口上、下截面的有效高 度不应小于连梁全高的1/3和150mm的较小值;洞口上下各宜 配置不小于2根补强钢筋,补强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附 加水平钢筋出洞边的长度不小于1.E,连梁箍筋最小直径应比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规定的最小箍筋 直径增加2mm,洞口两端各300mm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50mm

65.4.1采用叠合楼板时,预制墙板水平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 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接缝厚度宜为20mm,接缝应采用坐浆料或者灌浆料填实。 2接缝处应设置连接节点,连接节点可采用单排钢筋灌浆套 筒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螺栓连接等形式,连接节点 间距不宜大于1m 3当边缘构件处采用附加连接钢筋用于上下层预制墙板边缘 件纵筋的连接时,竖向连接钢筋数量不宜小于2根,连接钢筋 面积不应小于上下层边缘构件纵筋面积。 4穿过接缝的连接钢筋及螺栓数量应满足接缝受剪承载力的 要求,且连接钢筋或螺栓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剪力墙中竖向钢

6.4.6当墙板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型”部分连接时,连接 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干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要求,莲接钢 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同侧间距不应大于600mm,且在剪力 墙构件承载力设计和分布钢筋配筋率计算中不得计入未连接的分 布钢筋:未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6.4.7当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和构造柱钢筋采用单排套筒连接时,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与配置干墙体厚度中部的连接钢筋搭接 莲接,连接钢筋位于内、外侧被连接钢筋的中间;莲接钢筋受拉 承载力不应小于上下层被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间距不宜大于 300mm。下层剪力墙连接钢筋自下层预制墙顶向下算起的理置长 度不应小于1.2laF+bu/2(bw为墙体厚度),上层剪力墙连接钢筋 自套筒顶面向上算起的理置长度不应小于1E,上层连接钢筋顶 部至套筒底部的长度尚不应小于1.2laE+b/2,1aE按连接钢筋直径 计算。钢筋连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 直径不应小于8mm;同一连接接头内的箍筋配筋面积不应小于 连接钢筋的面积。 6.4.8墙板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单排套筒灌浆连接时(图6.4.8), 套筒应沿墙厚居中布置;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上下层被 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间距不宜大于800mm。下层剪力墙连接 钢筋自下层预制墙顶向下算起的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2lae+b/2(b 为墙体厚度),上层剪力墙接钢筋自套筒顶面向上算起的理置 长度不应小于1.E,上层连接钢筋部至套筒底部的长度尚不应 小于1.2laE+b/2,1aE按连接钢筋直径计算。钢筋连接长度范围内 应配置拉筋,同一连接接头内的拉筋配筋面积不应小于连接钢筋 的面积;拉筋竖向的间距不应大于水平分布钢筋间距,且不宜 大于150mm拉筋沿水平方向的间距不应大于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直径不应小于6mm;拉筋应紧靠连接钢筋,并钩住最外层分布 钢筋

≤800132图6.4.8竖向分布钢筋单排套简连接示意图1一竖向分布钢筋;2一套筒;3一注浆/出浆口6.4.9墙板钢筋采用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相关规定。6.4.10墙板钢筋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螺栓与墙板钢筋之间可靠传力,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莲接螺栓的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莲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边缘构件和构造柱范围内螺栓间距不宜大于300mm,其余范围内螺栓间距不宜大于800mm;穿过接缝的连接螺栓数量应满足接缝受剪承载力要求。2连接螺栓宜采用单排居中布置,应在下层预制墙中设置竖向接螺栓,上层墙底对应位置设置手孔或者预理埋连接盒,螺栓插入手孔或者预理莲接盒进行连接;手孔或预理埋接盒尺寸应满足安装螺杆的操作空间要求,且高度不宜大于200mm,宽度不宜大于150mm3安装螺栓后手孔或预理莲接盒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填实,墙内手孔应采用灌浆料填实。4采用定型螺栓连接产品时,对钢筋与预理连接盒的焊接工艺、钢筋锚固长度、构造要求、连接螺栓,应进行力学性能以及适用性的试验验证。6.4.11预制墙竖直接缝连接节点区的上下层纵向钢筋之间宜采用机械连接。当仅考虑纵向后插钢筋对水平接缝的抗剪作用时上下25

7.1.1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和检验,除本章另有规定的,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IGI1和青海省现行地方标准《装配 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和验收规程》DB63/T1799的有关规 定。 7.1.2多层墙板结构预制构件生产前,应根据生产制作方案做好 劳动力、原材料、生产设备、场地、技术及首件制作等准备工作 7.1.3预制构件制作前,夹心外墙板应进行内外叶墙板的拉结件 布置图及保温板排板图设计:拉结件布置图应经原设计单位签字 确认。 7.1.4多层墙板结构构件生产前,生产单位应制定专门的生产方 案;必要时进行样品试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实施。 7.1.5多层墙板结构构件生产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方 案、技术要求等设计制作模具,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 稳定性,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符合国家现行验收 准,以保证构件质量。 7.1.6制作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预制构件前,应根据设计要 求制作相应的模具,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 规程》JGJ169的有关规定。 17本玄 分信工主

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模具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7.2.2钢筋半成品、钢筋网片、钢筋骨架应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安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表面不得有油污,不应严重锈蚀; 2钢筋网片和钢筋骨架宜采用专用吊架进行吊运;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宜与钢筋 骨架或网片绑扎牢固,按梅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 变形要求,钢筋绑扎丝甩扣应弯向构件内侧; 4钢筋成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士 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和现行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预制构件制作和验收规程》DB63/T1799的相关规定。钢筋骨 架或网片装入模具后,应按构件要求对钢筋位置、规格、间距 呆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

7.2.3钢筋连接套筒、预埋件、拉结件、浆锚搭接预留

构件设计制作图进行配置,并满足吊装、施工的安全性、耐久性 和稳定性要求。

固定,并应逐件检验。门窗框安装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和现行地 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和验收规程》DB63 T1799的相关规定。

7.2.5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预制构件钢筋、预埋件等隐

1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 积白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等; 3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箍筋规格、数量、间 距、位置等; 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预埋件、吊环、连接螺栓、钢筋锚环(绳套盒)、插筋 灌浆套筒、预留孔洞、金属波纹管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 施等; 6预埋线盒、线管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7夹芯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和厚度,拉结件的规格、数量和 位置; 8预应力筋及其锚具、连接器和锚垫板的品种、规格、数量、 位置。 7.2.6混凝土浇筑、振捣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 筑技术标准》GB/T51231和现行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预制构件制作和验收规程》DB63/T1799的相关规定

7.2.7预制构件粗糙面成型应符合下

1可采用模板面预涂缓凝剂工艺,脱模后采用高压水冲洗 露骨料。

2叠合面粗糙面可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拉毛处理。

7.2.8预制构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7.2.8预制构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预制构件特点和生产周期选择自然养护、自然养护 加养护剂或加热养护方式:气候干燥、温差大、强紫外线、严寒 等环境应选用加热养护,加热养护优先采用蒸汽养护。加热养护 时应合理控制静养、升温、恒温、降温时间和最高温度,构件表 面宜保持90%以上的相对湿度: 2混凝土浇筑完毕或压面工序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保湿,脱模 前不得揭; 3涂刷养护剂应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4加热养护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宜采用加热养护温度自 动控制装置。宜在常温下预养护2h~6h,升、降温速度不应超过 20℃ /h ; 5多层墙板构件的最高养护温度不宜大于60℃。 7.2.9预制构件蒸汽养护结束,养护罩内外温差小于20℃时,方 可拆除养护罩进行自然养护。脱模应严格按照顺序拆除模具,不 得使用振动方式拆模。 7.2.10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构件脱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5MPa,脱模 后需要移动的预制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 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2墙板、楼板等较薄预制构件起吊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 于20MPa

7.3.1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 力能的严重程度,可按表7.3.1的规定划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 陷。多层墙板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

陷应制定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对出现的一般缺陷 应进行修整并达到合格

表7.3.1构件外观质量缺陷分类

7.3.3预理件、节点连接钢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应满足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7.3.4粗糙面或键槽成型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7.3.5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 护生

7.3.3预理件、节点连接钢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应满足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7.3.4粗糙面或键槽成型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7.3.4粗糙面或键槽成型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7.3.5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满足设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木 报告。

检查数量:按生产批次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标准养护 试件;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拌制100盘且不 超过100m²取样不应少于一次,不足100盘和100m²时取样不应 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的有关规定

7.4.2预制构件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7. 4 构件的堆放与运输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构件堆放要 求;构件堆放要保持平稳,底部应放置垫木。成堆堆放的构件 应以垫木隔开,构件之间的垫木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并与起吊点 立置一致; 2构件的堆放高度,预制楼板、梯板类构件不超过6层; 3堆放预应力构件时,应根据构件起拱值的大小和堆放时间 采取相应措施; 4外墙板、内墙板宜采用专用支架直立存放,其倾斜角度应保 持天于80°,相构件间应用柔性垫块分隔开,构件薄弱部位和厂 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施 7.4.3运输时宜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1应设置柔性垫片避免预制构件边角部位或链索接触处的混 凝土损伤; 2宜用塑料薄膜包裹垫块避免预制构件外观污染; 3墙板门窗框、装饰表面和棱角应采用塑料贴膜或其他措施 防护; 4竖向薄壁构件宜设置临时防护支架; 5装箱运输时,箱内四周宜采用木材或柔性垫片填实,支撑 牢固

7.4.3运输时宜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1应设置柔性垫片避免预制构件边角部位或链索接触处的混 凝土损伤; 2宜用塑料薄膜包裹垫块避免预制构件外观污染; 3墙板门窗框、装饰表面和棱角应采用塑料贴膜或其他措施 防护; 4竖向薄壁构件宜设置临时防护支架; 5装箱运输时,箱内四周宜采用木材或柔性垫片填实,支撑 牢固。

7.4.4应根据构件特点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托架、靠放架、插 放架应进行专门设计,验算强度、稳定性和刚度: 1墙板宜采用立式运输,外饰面层应朝外,板、楼梯、阳台 宜采用水平运输: 2采用靠放架立式运输时,构件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80° 沟件应对称靠放,每侧不大于2层,构件层间上部采用垫块隔离 3采用插放架直立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构件倾倒措施,构件 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 4水平构件运输时,楼板、梯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

1.7施工单位应对连接的关键工序进行必要的研究和试验,施 作业人员应具备岗位需要的其础知识和技能施工单位应对管

61施工单立对按的 安的研充和试验, 工作业人员应具备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DB3201T 073-2004 户用强回流式沼气池建设规范,施工单位应对管 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8.2.1结构施工应制定专项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 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 应急预案等内容。 8.2.2预制构件、安装用材料及配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及产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并应按照规定进行进场验收。 8.2.3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平面规划设置运输通道和存放场地,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运输道路和存放堆场应坚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 2施工现场内道路应按照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合理设置转弯 半径及道路坡度。 3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 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存放场地。存放场地应设置在吊装设备的有效 起重范围内,并在堆垛之间设置通道。 4构件的存放架应具有足够抗倾覆稳定性能。 5构件运输和存放对已完成结构、基坑有影响时,应经计算 复核。 8.2.4预制构件吊装前,应复核下部结构的竖向标高和平面定位 尺寸。 8.2.5安装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有关规定。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 符合设计要求。 8.2.7安装施工前,应复核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有关规定,检 查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于安全操作状态,并核实现场环境、大 气、道路状况等满足吊装施工要求。防护系统应按照施工方案进 行搭设、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具式外防护架应试组装并全面检查,附看在构件上的防 护系统应复核其与吊装系统的协调。 2防护架应经计算确定。 3高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宜采用工具式操 作架进行安装作业。

3.1预制多层墙极安装应合下刻规定 1吊装前,应预先在墙板底部设置调平装置; 2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连接的夹心保温外墙板应在保温 材料部位采用弹性密堵材料进行封堵: 3采用灌浆套简连接、浆锚连接的墙板需要分仓灌浆时,应 采用坐浆料进行分仓; 4采用坐浆法时应均匀铺设座浆料:坐浆料强度应满足设计 要求;应检查墙板安装与调整过程中坐浆料的密实情况;当坐浆 料不密实时应重新敷设坐浆料并安装墙板,再次检查验收。 5采用螺栓莲接时,安装螺栓后手孔或预埋连接盒应采用细 台混凝土或灌浆料填实,墙内手孔应采用灌浆料填实。 6墙板以轴线和轮廓线为控制线,外墙应以轴线和外轮廓线 双控制; 7安装就位后应设置可调斜撑临时固定,测量预制墙板的水 平位置、倾斜度、高度等,通过墙底垫片、临时斜支撑进行调整

35N/mm²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坐浆料、浆锚 连接用灌浆料、螺栓连接用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均分 别达到其抗压强度标准值一半且不小于20N/mm²后,方可进行 对节点有扰动的后续施工: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坐浆料和灌 浆料抗压强度能确保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8.3.3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灌浆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1、《钢筋套筒灌浆莲接应 用技术规程》JGJ355和《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 相关规定,且应满足以下要求: 1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应符合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要 求; 2采用常温型套简灌浆料时,灌浆施工及养护过程中24h内 灌浆部位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 应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 3套筒灌浆料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JG/T408的相关规定。 8.3.4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螺栓连接且无可靠试验依据时, 灌浆施工及养护过程中24h内灌浆部位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5℃。 8.3.5竖向预制构件安装采用临时支撑时,预制墙板构件的临时 支撑不宜少于2道:上部斜支撑的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 于构件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2,斜支撑应与构件 可靠连接;构件安装就位后,可通过临时支撑对构件的位置和垂 直度进行微调。 8.3.6水平钢筋锚环灌浆连接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

的有关规定,后浇段施工前应核对锚环钢筋的直径、长度、 标高、竖向间距和后插钢筋的直径、数量无误HJ 1078-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后插钢筋与

外伸钢筋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3.7钢丝绳套灌浆连接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的有 关规定,后浇段施工前应核对钢丝绳套的直径、长度、竖向标高 竖向间距和后插钢筋的直径无误,后插钢筋与下层外伸钢筋的连 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3.8螺栓连接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有关规定。 8.3.9本体系构件深化前,应结合现场塔吊布置、现场施工方向 没定构件安装顺序。外伸钢筋锚环的定位应由构件安装顺序决定 8.3.10多层墙板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充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 合表8.3.10的规定。套筒灌浆连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 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相关规定。

表8.3.10多层墙板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尺寸的充许偏差 及检验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