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5240-2018 时间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pdf

YD∕T 5240-2018 时间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279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YD∕T 5240-2018 时间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pdf

4.2.1时间同步设备应至少配置个卫星接收机。卫星接收机 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基于GPS单模、北斗单模、GPS和北斗双模等卫星接 收系统的卫星接收机。 2.卫星接收机宜采用内置式。 4.2.2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性能满足YD/T1012《数字同步网节 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中对二级节点时钟要求的内部时钟。 其定时性能应满足YD/T1012《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 时特性》的相关规定,时间性能应满足YD/T2375《高精度时间同 步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要求。 4.2.3时间同步设备宜为模块化结构,便于升级和扩容,重要板 卡应穴余配置。 4.2.4时间同步设备应具有同步状态信息(SSM)功能,SSM功能

YD1267《基于SDH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

4.3同步输入/输出

4.4.1时间同步设备内部时钟应具有保持、捕获、锁定、跟踪的功 能,应支持穴余配置的功能。 4.4.2当卫星提供的时间参考输人失效时,时间同步设备应可选 择以溯源至PRC的地面标准频率信号为基础,工作于频率守时状 态,并输出时间同步信号。 4.4.3在全部时间和频率信号输人均不可用的情况下,应能利用 内部时钟保持状态进行守时,并输出时间同步信号,保持本地网内 时间同步

5时间同步链路的组织和基准传送5.1时间同步链路组织5.1.1时间同步链路组织应结合被同步设备、时间同步设备及时间同步承载设备的网络拓扑进行规划设计。5.1.2时间同步承载设备宜设置为1588v2的边界时钟BC,整个1588域采用二层组播方式通信,二层组播的时间同步链路组织如图5.1.2所示。时间BCBCBC」被同步同步设备设备注:BC网元个数暂定为i,i≤20图5.1.2二层组播的时间同步链路组织5.2时间同步基准传送5.2.1时间同步基准传送应满足以下要求:1.启用1588v2协议后,时间同步承载设备宜配置为BC模式,采用BMC算法。2.与时间同步设备连接的时间同步承载设备宜优先选择多个系统的交叉节点。3.时间同步信号宜从一主一备两个时间同步设备注入时间同步承载网。在正常情况下,时间同步承载设备均同步于主用时间同步设备,当主用时间同步设备或与主用时间同步设备相连的时间同步承载设备出现故障时GB/T 24328.4-2020 卫生纸及其制品 第4部分:湿抗张强度的测定,时间同步承载设备均同步于备用时间同步设备。.8:

5.2.2时间同步信号的传送链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单向遂层向下的原则,按照时间同步承载网的网络层 次从上至下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传送。 2.各节点依次同步于上层的时间同步承载设备,避免时间同 步自环或倒挂。 3.时间同步信号在传送过程中,应对链路进行光纤不对称性 补偿,补偿方法与要求应符合YD/T2375《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 求》的相关规定。 5.2.3时间同步信号的地面传送方式可分为局间传送、局内分配 两种方式,两种传送方式均应满足准YD/T2375《高精度时间同步 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规定,

6.0.1时间同步设备接口应包括时间信号输人/输出接口、频率 信号输人/输出接口和网管接口。 6.0.2时间同步承载设备接口应包括时间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频率信号输人/输出接口。 6.0.3时间同步设备、时间同步承载设备、被同步设备之间的连 接宜采用PTP接口。 6.0.4对于PTP接口,路径延迟不对称补偿范围为一100~100μS, 其中OTN设备的补偿范围为一1000~1000μS;对于1PPS十ToD接 口,补偿范围为0~10μs。 6.0.5时间同步接口应满足如下要求: 1.支持PTP接口、1PPS+ToD接口。 2.对于多路PTP输出接口,应支持不同接口间的物理隔离。 3.宜具有提供扩展输出口的能力。 6.0.6PTP的物理接口类型可为FE电口、FE光口、GE光口和 10GE光口。 6.0.71PPS+ToD的物理接口类型应为RS422。 6.0.8频率同步输人/输出接口的类型可为2048kHz、2048kbit/s接 口和FE、GE、10GE同步以太网接口。 6.0.9时间同步设备应具备网管接口,可配置为本地通信接口或 远端通信接口,接口类型可采用RS232串行接口或以太网接口。

6.0.1时间同步设备接口应包括时间信号输入/输出接口、频率 信号输人/输出接口和网管接口。 5.0.2时间同步承载设备接口应包括时间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频率信号输人/输出接口。 6.0.3时间同步设备、时间同步承载设备、被同步设备之间的连 接宜采用PTP接口。 6.0.4对于PTP接口,路径延迟不对称补偿范围为一100~100μs, 其中OTN设备的补偿范围为一1000~1000μS;对于1PPS+十ToD接 口,补偿范围为010μs。

7.0.1时间同步网网管系统的监控对象为时间同步设备。 7.0.2时间同步网网管系统宜按集中监控管理、分级维护的原则 进行设计。网管系统可按厂家集中设置,并提供北向接口,支持未 来纳人统一的综合网管系统。 7.0.3时间同步网网管系统宜依据所管理的网元数量、地域范 围、网管能力等因素,灵活设置。 7.0.4网管系统应具有拓扑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故障管理 功能、性能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以及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 7.0.5时间同步网网管系统应采用数据通信网络(DCN)进行通 信,采用TCP/IP协议.其IP地址由运营商统一管理,合理分配

8时间同步设备安装设计

8.1时间同步设备布置及安装要求

3.1.1各级主、备用时间同步设备应设置在不同的物理局址,机

房平面布置应付合以下要求 1.应根据近、远期规划统一安排。 2.设备之间的布线路由应合理,减少往返,布线应按照最短路 由设计。 3.应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 4.应有利于抗震加固。 5.在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的基础上,适当考虑机房的 整齐和美观。

8.1.2时间同步设备的环境要求应满足以下要

1.机房的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噪声、照明、防静 电等要求应符合YD/T1821《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和YD/ T1712《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的有关规定。 2.机房房屋净高、楼面均布活荷载值应符合YD/T5003《通 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1.3机房内可配置配线架或配线单元用于连接时间同步设备 的输人/输出及监测信号线,配线架宜与机房中其他配线架放在 处并位于列头或列尾,且尽量与时间同步设备靠近,配线单元可与 同步设备共架装机

3.1.4设备安装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新建机房应采用上

生等安装条件应付合设备的技不安求。卫星大线与其他 天线间距离宜大于3m。 8.1.6铁架加固方式应满足YD/T5026《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 标准》的相关规定。 8.1.7设备安装的抗震设计应满足YD5059《电信设备安装抗震 设计规范》、YD5060《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的相关规定。 8.2时间同步设备布线要求 8.2.1机房电源线、光纤连接线、通信电缆线应分开布放。不具 备分开条件时,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较近时,应保持 至少50mm以上的距离。 8.2.2布线距离应尽量短而整齐,且应考虑今后扩容时设备安装 及线缆布放。 8.2.3线缆布放位置应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 作的进行。 8.2.4布线电缆选择应满足传输频带、允许衰耗、特性阻抗、串音 防卫度和耐压等指标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 8.2.5时间同步设备的输出信号线宜布放到配线架。 8.2.6从楼顶至机房的卫星系统天馈线应沿楼内电缆管道布放, 注意不得与电力电缆及空调线等混放。 8.2.7卫星系统馈线不得沿建筑物防雷网布放,暴露在楼顶部分 应添加保护套管。 8.2.8卫星馈线进人建筑物内部时应做好防水设计,避免雨水沿 馈线流人建筑物

8.3.1时间同步设备可配置为双路直流(一48V)或双路交流电 源(220V),直流电源的电压范围为一54V~一42V,交流电源的电 压范围为198V~242V.应符合YD/T105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8.3.1时间同步设备可配置为双路直流(一48V)或双路交流电 源(220V),直流电源的电压范围为一54V~一42V,交流电源的电 压范围为198V~242V,应符合YD/T105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总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 8.3.2采用卫星定时接收系统时,其天线、馈线及其他组件应严 格按设备技术要求进行防雷接地。馈线在进入大楼之前应安装避 雷器,其接地线应就近焊接至楼顶避雷接地环上,避雷器及其接头 应做防水处理。 8.3.3电源设计还应满足GB51194《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 规范》的相关规定。 8.3.4防雷接地设计应满足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 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总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

附录 A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池茶文中有大产格性度的用调,来用下列导法: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 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 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 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A.0.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要求》 《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 《基于SDH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求》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 《网络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时间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产泛深入的调研,充分征 求国内有关专家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间同步网技术演进、 设备更新、新技术标准的颁布以及各运营商的工程实践,对时间同 步网网络构成、时间同步设备、时间同步链路的组织和基准传送、 时间同步接口要求、时间同步网网管设计、时间同步设备安装设 计、时间同步网性能指标等内容进行了编制和完善。本规范根据 (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编写规定》(工信部通【2011]94号)对文件 格式及内容进行编制。 本规范编制完成后将对时间同步网工程方案制定、工程设计 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是使时间同步网建设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 范性,并可平滑演进的有力保证

术语和符号 20 2.1术语 时间同步网的构成 27 时间同步设备 28 4.1基本要求 4.2设备配置 28 5时间同步链路的组织和基准传送 29 5.2时间同步基准传送 29 时间同步接口要求

.0.2本规范中时间可步设备 度时间同 步设备、高精度时间同步网。除基于1588v2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 术以外,目前还存在基于网络时间协议(NTP)的同步技术,基于长 波授时系统的同步技术、基于短波授时系统的同步技术以及基于 卫星授时系统的同步技术,本规范中暂不涉及,

2.1.1目前世界范围公认的时间标准中比较常见的包括世界时 (UT)、原子时(TAI)和协调世界时(UTC)三种标准。其中世界 时,又称格林尼治平太阳时,即以本初子午线的平子夜起算的平太 阳时;原子时指以UT时间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为起点, 以原子时秒为定时的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协调世界时指以原子 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的时间计量系统

2.1.1目前世界范围公认的时间标准中比较常见的包括世界时 (UT)、原子时(TAI)和协调世界时(UTC)三种标准。其中世界 寸,又称格林尼治平太阳时,即以本初子午线的平子夜起算的平太 阳时;原子时指以UT时间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为起点, 以原子时秒为定时的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协调世界时指以原子 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的时间计量系统

3.0.2本地网核心机房一般指本地网核心设备的装机机房。时间 同步信息可以通过承载网核心设备注入时间同步网。时间同步网 一般以地市本地网为单位独立建设,每个本地网宜设置两个时间 司步服务器节点,放置在不同的物理局址。 3.0.3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可在亚太地区提供满足各 规范性能指标要求的时间、频率及相位参考信号

5时间同步链路的组织和基准传送

JG/T 269-2010 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5.2时间同步基准传送

6.0.6在通常情况下,时间同步设备至少支持8路PTP时间输出 接口,和至少2路1PPS+ToD接口。对于每个PTP输出接口,应 能处理每秒不少于100个PTP客户端的响应

5.0.6在通常情况下,时间同步设备至少支持8路PTP时间输出 接口,和至少2路1PPS十ToD接口。对于每个PTP输出接口,应 能处理每秒不少于100个PTP客户端的响应

表1业务对时间准确度要求的等级划分

9.0.4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络各段误差分配可参考表2。其中针对 方案一,同步链路重构及保持带来的误差分配在被同步设备上,被 同步设备时刻监测网络信息,一且监测到网络同步失效GB/T 51140-2015 建筑节能基本术语标准,立刻进入 保持状态,直至完成同步链路重构完成后获得新的同步信息。针 对方案二,同步链路重构及保持带来的误差作为同步承载网络的 个独立指标,被同步设备仅向与其相连的接人设备保持同步,指 标分配在整个同步承载网络中

表2高精度时间同步性能指标分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