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261-2018 农村生活垃圾阳光房处理设施技术与管理规范.pdf

DB3301/T 0261-2018 农村生活垃圾阳光房处理设施技术与管理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4824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301/T 0261-2018 农村生活垃圾阳光房处理设施技术与管理规范.pdf

4. 3. 2输送进料

4.3.2.1物料经预处理后可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设施投入处理单元进料口。 4.3.2.2机械辅助输送可采用带式输送或提升机输送, 4.3.2.3处理单元配有上部破碎系统的可经破碎后直接进料

4. 3. 3堆肥发酵

GB 37478-2019 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表3阳光房处理单元设讯

4.3.3.2单元总容积V按公式(1)

4.3.3.2单元总容积V按公式(1)计算

式中:n一一处理单元的设置个数(个);

DB3301/T02612018

4.3.4.1出料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堆体温度回降至室温。 b)堆肥产品外观呈现疏松絮状或粉末状结构,褐色或黑色,风于后易破碎。 4.3.4.2当达到出料条件时应及时出料,出料后应对墙面、地面、通风孔、排水系统进行清理。 4.3.4.3出料后宜进行筛分,筛网孔径不大于12mm,筛上残余物应及时回料或妥善处理

4. 3.5 污染防治

4.3.5.1设施应配置渗滤液收集池,收集池容积可参照表4设置

4.3.5.1设施应配置渗滤液收集池,收集池容积可参照表4设置

表4渗滤液收集池容积

测定方法见附录A.1。

堆肥成品采用目测、鼻嗅、手摸测定。

5. 1.3种子发芽指数

测定方法见附录A.2

测定方法见附录A. 2

5.1.4粪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应符合GB/T19524.1的规定

5.1.5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符合GB/T19524.2的规

1.6肥料中汞、、镐、铅、铬含量的测定 应符合NY525的规定。

肥料中汞、砷、镐、铅、铬含量的测定 应符合NY525的规定。

5.1.6肥料中汞、砷、镐、铅、铬含量的测定

5.2.1堆肥产品植物种子发芽指数应≥60%。 5.2.2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应达到NY525的要求。 5.2.3堆肥产品的重金属指标应达到NY525的要求。

5.2.1堆肥产品植物种子发芽指数应≥60%。

DB3301/T02612018

DB3301/T02612018

.1.1测定仪器可用金属套温度计或其他类型测温传感器。 .1.2测定分布应均匀,有代表性。高度应分上、中、下3层,堆层高度不足1m的,可设置上、下两层。 上层和下层测试点应设在离堆层表面或底部0.3~0.5m处,每个层次水平面测试点可按照发酵设施的几 可形状布置,可分为中心部位和边缘部位置,边缘部位距边缘宜为0.5m。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A.1.1测定仪器可用金属套温度计或其他类型测温传感器。

A.2.1种子发芽指数是衡量堆

A.2.2植物种子发芽试验方法 A.2.2.1称取新鲜物料试样3个(每个试样干基质量不小于20.0g),分别置于500ml具密封塞聚乙烯瓶 中,按固液比1:10(w/V,以干重计)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盖紧瓶盖后垂直固定于往复 式水平震荡机上。调节频率不小于100次/分钟、振幅不小于40mm,在室温下震荡浸提1h,取下静置 .5h后,于预先安装好滤膜(或滤纸)的过滤装置上过滤。收集过滤后的浸出液,摇匀后供分析用。每 次测定,做蒸馏水空白3个。如浸出液不能马上分析,应放在(0~4℃)冰箱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应超 过48h。 A.2.2.2在生物培养皿内垫一张滤纸,均匀放入10粒水堇或萝下种子,加入浸出液5ml,盖上盖子,在 25℃黑暗的培养箱中培养48h,测定发芽率和根长。每个样品做3个重复,以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作同样 的空白试验。

A.2.3种子发芽指数计算方法

×100% 蒸馏水的种子发芽率(%)×空白的种子平均根长 使用公式(A1)计算每个重复实验的种子发芽指数,再计算平均值。该指数若小

使用公式(A1)计算每个重复实验的种子发芽指数,再计算平均值。该指数若小于100%,则表示该 堆肥产品具有植物毒性,该值越小毒性越强;若该系数大于100%,则表示该堆肥产品对种子的发芽和根 伸长有促进作用。

DR3301/T 02612018

TCPIA 0011.3-2019 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第3部分:安装与调试规范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日常运维记录表

区(县、市) 镇(乡、街道) 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