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2007-2001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pdf

CHT2007-2001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456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CHT2007-2001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pdf

4.2.3.1单一附合导线应以其两端点的地名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命名或编号。 4.2.3.2.导线网内两交叉点间的若干导线节称为导线段,导线段一律以其两端点的地名由西向东或由北向 南命名,并以罗马数码表示其间的导线节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导线点号,有自然地名时,在点号后用括号加 注点名。 4.2.3.3当测区范围较小或作为首级控制时,可统一命名或编号。 4.2.3.4三、四等导线点的命名亦可参照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其名称的编码 应适用于计算机处理。

三、四等导线点可视需要建造测量标,标类型一般采用寻常标,或其他类型的测量标,其标 照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执行。 建造的各类标须标形端正,基础坚实,标架稳固。照准标中心、仪器台中心、标石中心应位于同 上,其偏差最大不应超过0.1m。视线距槽柱不应小于0.1m。

5.1.1三、四等导线点可视需要建造测量规标,规标类型一般采用寻常标DB3 3002-2014 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冷冻预制海水鱼制品,或其他类型的测 规格参照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执行。

5.2.1三、四等导线点均须埋设永久性测量标石,其规格和类型与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相应等 级要求相同。 5.2.2标石埋设时应将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然后埋设。标石周围的土亦应夯实。 5.2.3埋设的标石须使各层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3mm。 5.2.4利用旧点时,应确认该点标石是否完好,并符合同等级导线点的标石规格,且能长期保存。 5.3造标、埋石工作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点之记上应注明标石断面尺寸等。并办理好土地征用手续和 委托保管手续

6.1光学经纬仪的检验

6.1.1光学经纬仪的检验项目及限差要求按表3执行。 6.1.2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方法、技术要求、检验周期等按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项目及

6.2.1全站仪的测距系统的检验按本标准6.3执行。 6.2.2全站仪电子测角系统(或电子经纬仪)的检验。

6.2.1全站仪的测距系统的检验按本标准6.3执行。

表4全站仪的检验项目及限差要求

6.2.2.2检验项目中第4、5、8、9项按光学经纬仪相应项目执行。第1、2、3、6、7参照本标准附录B、C、D E、F(提示的附录)执行。

6.2.2.2检验项目中第4、5、8、9项按光学经纬仪相应项目执行。第1、2、3、6、7参照本标准附录B、C、D E、F(提示的附录)执行。

6.2.3全站仪存储卡的检验

a.存贮卡的初始化; b.文件建立和删除; c.存贮卡的容量检查; d.测量与数据记录; e.数据查阅; f.数据传输; g.写保护与解除写保护;

a.存贮卡的初始化; b.文件建立和删除; c.存贮卡的容量检查 d.测量与数据记录; e.数据查阅; f.数据传输; &。写保护与解除写保护

6.2.3.2各项检验均应正常。其方法参照附录G执行。

a.外观及一般性能的检验; b.发射、接收、照准三轴关系正确性的检验; c.发光管相位不均匀性的检验; d.相幅误差的检验; e.周期误差的检验; f.加常数和乘常数的检验; g.棱镜常数的检验:

h.测程的检验; i.内部符合精度的检验; j.检定综合精度的评定; k.精测频率的检验。

5.3.2检验方法、技术要求及检验周期应按JJG一703及CH8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6.3.2检验方法、技术要求及检验周其

所使用的光学对中器,对中杆和气象仪表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JJG703及CH8001 行。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验和校正光学对中器

.1水平角观测前,应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检查标是否稳固、安全,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修理; b.使用脚架观测时,根据地面的土质情况,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脚架稳固; C.测定测站点和照准点的归心元素; d.整置仪器,确定应观测的方向,检查视线是否符合要求。 e.预先编制观测度盘表; f.使用全站仪观测时,确认仪器工作状态并预置参数; g.采用电子记簿时,检查电子记录器或存贮卡是否工作正常,按规定输人必要的测站和观测信息 2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 7.4当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应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观测右 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左、右角分别取中数后,按[左角]十[右角]中一360°=△计算闭 合差值,对于三等导线应不超过士3.5",四等导线不超过士5.0"。 7.5各测回间应将度盘位置变换。角,全站仪可不配置度盘。

m DJ2型:g= 180° +10° m m测回数

180°+4' DJ1型: m (2) DJ2型:G= m m测回数。 7.6水平角观测时,应调好仪器望远镜的焦距,在一测回内应保持不变。在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应保持居

侧时,应调好仪器远镜的焦距, 回内应保持不变。在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应保持居 偏离整置中心不得超过1格。若接近限度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若两倍视准差(2C) 型仪器大于20"、DI2型仪器大于30"时,应在测回间进行视轴校正。

7使用全站仪观测时,其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与光学经纬仪相同。其预置的自动改正参数不 使用。

7.8成果的重测和取舍

7.8.1凡超出本标准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因对错度盘、测错方向、读记错误或因中途发现观测 条件不佳等原因而放弃的测回,重新观测时,不算重测。 7.8.2因测回互差超限而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7.8.3在一个测站上,采用方向观测法时,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 整份成果应重测。 7.8.4方向观测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的1/3时,此测回须全部重测。 7.8.5方向观测重测时,只须联测零方向。 7.8.6观测的基本测回结果和重测结果,应一律记簿。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只采用 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7.9.1归心元素的测定,一般采用投影面交角约为60°或120°的三个仪器位置,各按盘左、盘右进行投影。 因地形限制,也可在交角约为90°的两个位置上连续投影两次,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或示误四边形的长 对角线,对于标石、仪器的投影不得大于5mm,对于圆筒,标心柱中心的投影不得大于10mm。 7.9.2三、四等导线观测,测站点和照准点归心元素一般只测定一次。投影距观测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8.1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

表6距离测的技术要求

8.2.1距离测量使用的温度表和气压表,应为测距仪检定时使用的仪表。 8.2.2测距作业前10分钟,应预先打开温度表和气压表。通风温度表应悬挂在仪器同高处、不受阳光直射 且通风良好的位置;空盒气压表平置于阴影下的通风处。 8.2.3每条边观测前、后,应在测距边两端测定大气温度和气压数据。取两端平均值进行气象改正。

表7气象数据取位要求

8.2.5空盒气压表的气压值按式(3)计算

8.3距离测量的作业要求

范围内,方可进行作业。并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操作仪器。 8.3.2晴天作业时,须用测伞为测距仪遮蔽阳光。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 8.3.3当测距仪顺日光方向照准棱镜时,而太阳方向与测线交角小于30°,也须用测伞为棱镜遮光。应避 免另外的反光物体位于测线或测线延长线上。 8.3.4架设仪器后,测站、镜站不准离人。测距时应暂停无线电通话,

.4:1凡随出衣6中限差的观测准 大和最小的观测值后,若不超出限差则采用;仍超限,则重测该测回。 8.4.2当测回间较差超限时,可重测两个测回,去掉最大和最小的测回中数后,若不超出限差则采用;若仍 超限,则重测该条边的全部成果。 8.4.3往、返测或不同时段的观测值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原因,重测可靠性差的单方向距离。若仍超限,则 重测另一方的距离。

8.5距离计算与精度评定

a.气象修正; b.加常数和乘常数修正; c.周期误差修正; d.斜距化为水平距离的计算; e.测站和镜站的归心改正; f.水平距离投影到参考椭球面的边长计算; g.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平面的边长; h.水平距离归算到任意高程面上的边长。

8.5.2边长的精度评定

,一次测量距离的中误差计算

mo=土 Ldd 2n

式中:d一化算至同一高程面的往、返(或两次)水平距离之差,1 n一一往、返距离差值的个数。 b.对向观测(或两次)平均值的中误差计算 M=±mo/ /2 式中:mo一 次测量距离的中误差,mm; C.边长相对中误差计算 M/D = 1/(D/M) 式中:D各测距边水平距离平均值; M一一对向观测平均值的中误差。

9.1三、四等导线点的高程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但三角高程的起算点须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 测距高程导线测量(以下简称高程导线测量)的方法测定。起算点一般应选择导线的起点、终点和导线网的 结点。 9.2三角高程测量是测定导线点高程的基本方法,三、四等导线的各条边均须对向观测垂直角。

度盘读数。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

表8三角高程测量中垂直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指标差互差,按同一时段各测回的结果互相比较。每条边垂直角观测应分成两组,分别照准现牌或标 圆筒(标心柱)的上边缘进行观测。每组观测宜为总测回数的一半。 9.2.2若两次读数差超限,须重新照准该方向进行两次读数;若某一方向的垂直角或指标差互差超限,则须 重测有关测回。重测的测回数,不得大于规定测回数的二分之一,否则该组的垂直角应全部重测。 9.2.3仪器高、规标或规牌高应采用钢卷尺量取两次,取中数采用。当两次互差超过5mm时,应重新量 取。 9.2.4计算的高差经地球曲率和折光差改正后应满足下列要求(其中S为导线边边长,km):

9.3.1联测导线点的水准支线长度在15km以内,中间不设水准点,支线长度不超过20km时按四等水准 的方法和精度施测。支线长度超过20km时,应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施测。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按GB/12898执行

表9高程导线测高差限差

9.3.2.2高程导线观测前,首先沿导线选定测站和转点。测站和转点宜设在高出周围地面处,应远离热源, 尽量提高视线高度;视线高度和离开其周围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视线倾角不应超过15;前、后视 线通过的地面土质或植被尽量相同。转点选定后,打人带有圆帽钉的木桩。测站的视线长度和前、后视线长 度之差应不大于表10的规定。

注:山区指地面平均坡度角超过6"的地区

a.后视点垂直角,前视规点垂直角,纵转望远镜,交通资料网 b.前视点垂直角,后视规点垂直角。重复a、b操作,直至测完规定测回数的一半; C.测定后视边长,测定前视边长; d.变换棱镜或仪器高度后(三等高程导线测量,不变换高度),测定前、后视边长; e.重复b、a的观测,直至测完规定测回数。 .3.2.4垂直角观测采用经纬仪中丝法。每个望远镜位置上进行两次读数。每一规点的测回数和各项限 差要求,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差要求,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高程导线测中垂直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两次读数互差超限,应重新照准目标作两次重合读数;指标差或测回差超限,应重测相关测回。 .3.2.5距离测量与垂直角测量宜同时进行,对前、后视规点作单向测量。三等高程导线的边长观测3测 回;四等高程导线观测2测回。观测限差不应超出表12的规定。

表12高程导线测量中边长的要求

象测定只在测站上测量一次,并按8.2的要求执

9.3.2.6棱镜或规牌应固定在标杆2m以上的位置,作业前采用经过检验的钢卷尺丈量棱 至杆底的高度,两次读数之差不大于2mm时,取 平均值采用

式中:S2、S一一分别为仪器至前视和后视转点的斜距,m; X2α1一 一分别为前视和后视转点的垂直角;(")(')("); R一一测区地球平均曲率半径,m; l2、l1一一分别为前视和后视规牌高度,m。 9.4.3三、四等导线点高程计算之前,应对观测高差施加下列改正(计算方法见GB12898的有关章节) a.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b.路线闭合差改正。 中国交通资料网

10导线测量成果的验算、检查和验收

1.计算方位角条件的自由项,不得超过按(9式算得的限值。

式中:mg一 相应等级导线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m。一起始方位角的中误差,”; n一一传递方位角的角度个数。 b.计算图形条件自由项,不得超过按(10)式算得的限值

式中:mg—相应等级导线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n一闭合图形的内角个数。 c.计算坐标条件自由项,三等附合导线自由项方差计算公式为(11)式:

四等附合导线自由项方差计算公式为(12)式

村合导线自由项方差计算公式为(12)式:

W方=2/nm+2m

m,=0.04(AY)²+0.44[(Ay)2]+0.76[(x

m=0.04(△X)2+1. 00[(Ar)+1. 47[(y)"] m, = 0.04(△Y)²+1. 00[(Ay)]+1. 47[(终α)"]

合导线坐标条件自由项,不得超过按(13)式算得

Wz=3m W,=3m.

1 m=土 (15) VN 式中:w一图形闭合差,mm n一一闭合图形的内角个数; N一闭合差个数。 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得超过相应等级规定的限值。 e.计算边长观测中误差和边长测定相对中误差,按8.5.2条中(4)、(5)、(6)式计算的中误差,不得超过 表2规定的数值。 f.计算水准测量和高程导线测量的闭合差,算得的闭合差不得超过第9.4.1条的规定。计算闭合差之 前应对水准测量观测高差施加尺长改正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10.2三、四等导线测量外业结束后,应按CH1001编写外业技术总结。 10.3导线测量工作完成后,应按CH1002一1995和CH1003一1995予以验收和质量评定。 10.4导线测量成果经验收后,将资料整理装订,编制目录开列清单,应上交的资料项目如下: a.导线网(段)展点图; b.导线点之记(包括重合旧点及联测的旧点)按网、段分别装订; C.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d.重新埋设旧点标石报告表; e.水平角观测手薄和归心元素测量资料; f.电磁波测距手簿和气象记录手薄; g.垂直角观测手薄和规标高量测资料; h.水准测量手薄和高程导线测量手薄,高差表; i.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及水准标尺检定资料; j.外业成果验算资料和导线点坐标、高程概算资料; k.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

电磁波测距边长的修正和改算

DA = A · sin[。+() . 360°]

D,= D.[1 + 2R 24R

附录B(提示的附录)

全站仪外观和键盘功能的检验

B1仪器表面不得有碰伤、划痕、脱漆和锈蚀;盖板及部件接合整齐,密封性好。 B2光学部件表面清洁,应无擦痕、霉班和麻点及脱膜等现象;望远镜十字丝成像清晰,粗细均匀,视场明 亮,亮度均匀;目镜调焦及物镜调焦转动平稳,不得有分划影像晃动或目行滑动的现象。 3水准管及圆水准器不应有松动,脚螺旋转动松紧适度,无晃动;水平及竖直制动及微动机构运转平稳可 靠,无跳动现象;组合式全站仪中,电子经纬仪与测距仪的连接机构可靠。仪器和基座的连接锁紧机构可靠。 B4操作键盘上各按键反应灵敏,每个键的功能正常;通过键的组合读取显示数据及存贮或传送数据功能 正常。 B5液晶显示屏显示提示符号,字母及数字清晰、完整、对比度适当。 B6数据输出接口、外接电源接口完好,内接电池接触良好,内(外)接电池容量充足,充电机完好。 B7记录存贮卡完好无损,表面清洁,在仪器上能顺当地装入或取下,存贮卡内装钮扣电池容量充足,磁卡 党读器完好。 B8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仪器,其外表或某些部件不得有影响仪器准确度和技术功能的一些缺陷

附录C(提示的附录)

工作电压显示的正确性检验

C1仪器开机后,读记仪器显示的电压指示数据,其值应与说明书提供的额定电压数据一致。 C2若仪器显示的电压指示数据与说明书上不一致,应测试仪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可读记稳压 电源的电压数据,或测试仪器电源电池的电压数据,其值应为该仪器的工作电压。 C3仪器开机后若其显示的工作电压数据和测试的工作电压均与说明书上的要求不一致时,则该仪器工作 状态不正常,应进行维修,

全站仪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D1机内没有测试垂直轴稳定性的专门指令程序的全站仪,其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与光学经纬仪该项目相 同。 D2机内配有测试垂直轴倾斜量专门指令的全站仪,可从显示的垂直轴倾斜量的变化幅度检验其照准部旋 转的正确性。其检定步骤如下: a.仪器安置于稳定的仪器墩或脚架上,整平后转动照准部几周,置水平方向读数为零。 b.输入测试指令,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从显示屏记下0°位置和每隔45°各位置上垂直轴倾斜量(带符 号),连续顺转两周。 C.再逆转照准部并每隔45°读记一次,连续逆转两周。 d.计算照准部对应180°的两读数之和,其值在同一测回中互差应小于4";而整个过程中,各次读数的最 大变动应小于15”。

同。 D2机内配有测试垂直轴倾斜量专门指令的全站仪,可从显示的垂直轴倾斜量的变化幅度检验其照准部旋 转的正确性。其检定步骤如下: a.仪器安置于稳定的仪器墩或脚架上,整平后转动照准部几周,置水平方向读数为零。 b.输入测试指令,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从显示屏记下0°位置和每隔45°各位置上垂直轴倾斜量(带符 号),连续顺转两周。 C.再逆转照准部并每隔45°读记一次,连续逆转两周。 d.计算照准部对应180°的两读数之和,其值在同一测回中互差应小于4";而整个过程中,各次读数的最 大变动应小于15"。

附录E(提示的附录)

DB21T 2675-2016 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技术规程全站仪测距轴与视准轴的重合性的检验

附录F(提示的附录)

倾斜补偿器的零位误差,补偿范围和补偿准确压

F1将仪器安置在稳定的脚架或仪器墩上。距仪器50~100m处设置精确目标,目标大致与仪器等高。全 站仪一个脚螺旋A在目标的轴线方向,其余两个脚螺旋B、C与轴线垂直。 F2一般仪器检定的操作

F2.1补偿器的零位误差检验及预置

整平仪器,在一个方向上读竖轴倾斜的显示数值L,再旋转照准部180°,读竖轴倾斜的显示数值R,取(L R)/2,即为补偿器零位误差。再用相应的指令将该零位误差在机内预置改正。 F2.2补偿范围的测定对不显示纵轴倾斜值的仪器,仪器安置整平后,用垂直微动螺旋使天顶距等于 90°,顺时针转动A脚螺旋,使仪器上倾直到天顶距读数停止变化为止,记下最后一个读数MGB/T 28020-2011 饰品 有害元素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再以逆时针 转动A脚螺旋,使仪器下倾直到天顶距读数停止为止,记下最后一个读数M2,M应≤90°一M,M2应≥90° 十M,其中M为仪器标称补偿范围。 对具有竖轴双向倾斜显示的仪器,可利用其X,Y倾角显示值进行补偿范围的测定,令X,X2为纵向的 两端读数,Y1,Y2为横向的两端读数,则A=((X,一X2)十(Y1一Y2))/4即为实测的补偿范围,此值应≤仪 盟标称补偿范围

F2.3纵向补偿准确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