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187-201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

JGJT 187-201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T 187-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31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0830
VIP资源

JGJT 187-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GJT 187-201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

out of service state

塔机处于所有机构停正运动、切断动力电源、不吊载, 取防风保护措施的状态。

2.1.10 最大起重力矩 maximumloadmoment

GJB 2270A-2002 后方军械仓库消防技术要求最大额定起重量重力与其在设计确定的各种组合臂长中所 到的最大工作幅度的乘积

2. 1. 11结构充实率

塔机迎风面杆件和节点净投影面积除以迎风面轮廓 比值。

2.1.12等效均布风荷载

根据荷载效应相等的原则,将塔机沿计算高度分布的风 准值换算为均布的风荷载标准值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F一一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的竖 向力; F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塔机自重荷载设计值: Fgk 塔机各部分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Fak 塔机的起重荷载标准值; Fa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塔机起重荷载设计值: F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 向力; Fv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 平力; F 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 平力; G 一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 Gk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 一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的力矩或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Mk一一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的力矩或 截面的弯矩值; M、一塔机风荷载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力矩设计值:

F一一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的竖 向力; F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塔机自重荷载设计值: Fgk 塔机各部分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Fak 塔机的起重荷载标准值; Fa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塔机起重荷载设计值: F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 向力; Fv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 平力; F 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 平力; G 一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 Gk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 一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的力矩或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Mk一一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的力矩或 截面的弯矩值; M、一塔机风荷载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力矩设计值:

2.2.2抗力和材料性能

A一基础底面面积或格构式钢柱四肢的毛截面面积; A 一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α 塔机的风向系数; ao 塔机桁架结构的平均充实率; βz 风振系数; 7b 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nd 基础理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入 基桩抗拔系数或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 us 风荷载体形系数; z 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 0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3.0.1塔机的基础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荷载与塔机稳定性要 求、现场条件、技术经济指标,并结合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确定。

确定。 3.0.2塔机基础的设计应按独立状态下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 态的荷载分别计算。塔机基础工作状态的荷载应包括塔机和基础 自重及覆土荷载、起重荷载、风荷载,并应计入可变荷载的组合 系数,其中起重荷载可不计入动力系数;非工作状态下的荷载应 包括塔机和基础的自重及覆土荷载、风荷载。 3.0.3塔机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应按0.20kN/m²取用,风荷载 乍用方向应按起重力矩同向计算;非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给出的50年一遇 的风压取用,且不应小于0.35kN/m,风荷载作用方向应按最 不利方向作用;塔机的风荷载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简 化计算。

态的荷载分别计算。塔机基础工作状态的荷载应包括塔机 自重及覆土荷载、起重荷载、风荷载,并应计人可变荷载 系数,其中起重荷载可不计入动力系数;非工作状态下的 包括塔机和基础的自重及覆土荷载、风荷载

3.0.3塔机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应按0.20kN/m²取月

作用方向应按起重力矩同向计算;非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给出的50年一遇 的风压取用,且不应小于0.35kN/m,风荷载作用方向应按最 不利方向作用;塔机的风荷载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简 化计算。

1塔机基础及地基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对不符合本标准第4.2.1条规定的塔机基础,应进行地 基变形计算; 3对不符合本标准第4.3.1条规定的塔机基础,应进行稳 定性计算。 3.0.5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 饰合下机定

3.0.5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

1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理深或按单桩承载力 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当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 充允许值; 3当计算基坑边坡或斜坡稳定性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其分项系数应为1.0; 4当确定基础或桩承台高度、计算基础内力、确定配筋和 验算材料强度时,传给基础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并应采用相应的分项 系数;

蚁单承载刀特值; 2当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 允许值; 3当计算基坑边坡或斜坡稳定性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其分项系数应为1.0; 4当确定基础或桩承台高度、计算基础内力、确定配筋和 验算材料强度时,传给基础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并应采用相应的分项 系数; 5基础设计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1.0。 3.0.6塔机基础设计应采用塔机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基础荷载 应包括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倾覆力 矩、扭矩以及非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若非工作状态时塔机现场 的基本风压大于塔机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基本风压,则应按本标准 附录A的规定对风荷载换算。塔机使用说明书没有特别说明的 情况下,所提供的基础荷载应作为标准组合值进行计算。 3.0.7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应按基础顶面至锥形塔帽 半处高度或平头式塔机的臂架顶取值。 3.0.8塔机地基基础设计地质条件,应根据所在工程的岩土工

3.0.6塔机基础设计应采用塔机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基

应包括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倾覆力 矩、扭矩以及非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若非工作状态时塔机现场 的基本风压大于塔机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基本风压,则应按本标准 附录A的规定对风荷载换算。塔机使用说明书没有特别说明的 情况下,所提供的基础荷载应作为标准组合值进行计算。 3.0.7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应按基础顶面至锥形塔帽

3.0.8塔机地基基础设计地质条件,应根据所在工

4.1.1当塔机在独立状态时,作用于基础的荷载应包括塔机作 用于基础顶的竖向荷载标准值、水平荷载标准值、倾覆力矩(包 活塔机自重、起重荷载、风荷载等引起的力矩)荷载标准值、扭 矩荷载标准值及基础与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图4.1.1)

图4.1.1基础荷载 Fk一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kN);Fvk一水平荷载 标准值(kN);Mk一倾覆力矩荷载标准值(kN·m);Tk一扭

1基础底面压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Pkmax <1. 2fa

式中:Pkmax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 压力值(kPa)。

Pkmax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 压力值(kPa)。 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2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Fk+Gk Pk= bl

式中:F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础顶面 的竖向力(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kN): 矩形基础底面或基础梁截面的宽度(m); l一矩形基础底面长度(m)。 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Fk+Gk Mk+Fvk·h Pkmax= bl W

3)当偏心距e> %时(图4.1.2),应按下式计算

2(Fk+Gk) Pkmax 3la

式中:Pkmax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 压力值(kPa); a 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 (m)。

图4.1.2单向偏心荷载(e>%)作用下的基底压力计算示意

3偏心距e应按下列公式计

Mk+Fvk·h Fk+Gk e

1塔机倾覆力矩的作用方向应取基础对角线方向(图4.1.3),

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Pk

图4.1.3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

2当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时(Pkmin≥0),应按 下列公式计算:

Fk+Gk Mkr Mky W. W, A Fk+Gk Mkr Mk, Pkmin A W. W.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 的最大、最小压力值(kPa):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基 础顶面的竖向力(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kN); 基础底面面积(m); 租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 面对a、y轴的力矩值(kNm));

当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外时(力kmin<0),应按

Fk+G 36T Mk+Fkh Fk+Gk bl'≥ 0. 125bl

Fv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 平荷载值(kN); 偏心距(m); 一方形基础和底面边长比小于或等于1.1的矩形基 础方向的底面边长(m): 一一方形基础和底面边长比小于或等于1.1的矩形基 础y方向的底面边长(m); h 基础的高度(m); 6——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至e一侧方向基础边缘的 距离,按( (号一e)计算(m); 1一一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至ey一侧y方向基础边缘的 距离,按(一e)计算(m); er 偏心距在方向的投影长度(m); ey一一偏心距在y方向的投影长度(m)。 基础底面充许部分脱开地基土的面积不应大于底面全面

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应将地基承载力 或载荷试验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现行国家标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进行修正。

4.1.6对经过地基处理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

现行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和《建筑地基处理 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进行计算。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进行下卧层承 载力验算。

4.2.1当地基主要受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

于130kPa但有地区经验时,且黏性土的状态不低于可塑(液性 指数Ii<0.75)、砂土的密实度不低于稍密,可不进行塔机基础 的天然地基变形验算

的天然地基变形验算。 4.2.2当塔机基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1 基础附近地面有堆载作用; 2 地基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 4.2.3基础下的地基变形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执行。 4.2.4基础的沉降量不得天于50mm,倾斜率不得大于0.001 且应按下式计算:

4.2.3基础下的地基变形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执行。 4.2.4基础的沉降量不得天于50mm,倾斜率不得大于0.001 且应按下式计算:

出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执行。

4.2.4基础的沉降量不得大于50mm,倾斜率不得大于 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an0 倾斜率; 0 基础底面的倾角(); Si、S2 塔机使用期间基础倾斜方向两边缘的最大沉降 量(m); b 基础倾斜方向的基底宽度(m)

4.3.1当塔机基础底标高接近稳定边坡坡底或基坑底部并符合 下列要求之一时,可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图4.3.1): 1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m,基础 底面至坡(坑)底的竖向距离不大于1.0m,基底地基承载力特 正值不小于130kN/m?,且其下无软弱下卧层;

图4.3.1基础位于边坡的示意 a一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m);b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 基础底面边长(m);c一基础底面至坡(坑)底的竖向距离(m);d一基 础埋置深度(m);β一边坡坡角()

4.3.2处于边坡内且不符合本标准第4.3.1条规定的塔机基础, 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采用圆弧滑动面方法进行边 坡的稳定性分析。

5.1.1混凝土基础的形式构造应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及现场工 程地质等要求,选用板式基础或十字形式基础。 5.1.2当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和计算基础承载力时,基底压力应 符合本标准第4章地基计算的规定;基础配筋应按受弯构件计算 确定

符合本标准第4章地基计算的规定;基础配筋应按受弯构件计算 确定。

5.1.3基础理置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塔机的荷载

环境条件及地基土冻胀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不宜 超出现场自然地面。冻土地区的基础应采取构造措施避免基底及 基础侧面的土受冻胀作用

5.2.1基础高度应满足塔机预理件的抗拨要求,且不

1200mm,不宜采用坡形或台阶形截面的基础。 5.2.2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垫层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C20,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基础的 配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 规定,且板式基础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梁式基础最小 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5.2.3板式基础在基础表层和底层配置直径不应小于12m

间距不应天于200mm的钢筋,且上下层王筋之间用间距不天于 500mm的竖向构造钢筋连接:十字形基础主筋应按梁式配筋, 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且间距不 应大于200mm:侧向构造纵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且间距不 应大于200mm。板式和十字形基础架立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

受力筋截面面积的一半

5.2.4预埋于基础中的塔机基础节锚栓或预埋节,应符合塔机 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构造及材质要求,并应有支盘式锚固措施。 5.2.5矩形基础的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应大于2,宜采用方 形基础;十字形基础的节点处应采用加腋构造,且塔机塔身的4 根立柱应分别位于条形基础的轴线上。

山自凯月 GB50010规定进行受弯、受剪计算。 5.3.2当计算板式基础承载力时,应将塔机作用于基础的4根 立柱所包围的面积作为塔身柱截面,并取柱边缘截面工一工处作 为计算受弯、受剪的最危险截面(图5.3.2)。计算时应采用基 础底面的地基净反力,并按下式计算:

图5.3.2板式基础基底压力示意

P; = Pimax Pi

一 基础底面地基净反力设计值(kPa); 扣除基础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 ax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kPa): i1 扣除基础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 塔机立柱边截面I一I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 (kPa)。 计算十字形基础时,倾覆力矩设计值和水平荷载设计值 中任一条形基础纵向作用计算,竖向荷载设计值应由全部 受(图5.3.3)

5.3.3十字形基础基底压力示意 F一竖向荷载设计值(kN); M倾覆力矩设计值(kN·m)

图5.3.3十字形基础基底压力示意

6.1.1当地基土为软弱土层,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塔机对地基 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时,宜采用桩基础

1.2基桩可采用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士管桩、混溪 注桩或钢管桩等,宜采用与工程桩同类型的基桩。当在软 用挤土桩时,应计入挤土效应的影响

砂土或粉土等承载力较高的土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 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对于砂土不宜小于1.5d, 对于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 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位于基 坑边的塔机基础基桩长度不宜小于邻近基坑围护桩的长度。d为 圆桩设计直径或方桩设计边长

6.1.4桩基计算应包括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桩基竖向抗压及抗

6.1.5桩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

6.1.6当塔机基础位于岩石地基时,可采用岩

6.2.1桩基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6.2.1桩基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IG94的规定。预理件布置应符合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承 产体工消满声

JGJ94的规定。预埋件布置应符合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承 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混凝土灌注的强度等级不 应小于C25,混凝土预制桩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预应力混

凝土桩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40

6.2.2基桩钢筋的配置应符合计算和构造要求。乡

小配筋率,对于灌注桩宜为0.20%~0.65%(小直径桩取高 值);对于预制桩不宜小于0.8%;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预 应力钢筋不宜小于0.45%。纵向钢筋应沿桩周边均匀布置,其 净距不应小于60mm,非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纵向钢筋不应小于 8业12。圆形截面桩的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 间距宜为200mm~300mm。桩顶以下5倍基桩直径范围内的箍 筋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当基桩属抗拔桩或端承 桩时,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灌注桩混凝王保护层厚度不 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预制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6.2.3承台宜采用截面高度不变的矩形板式或十字形梁

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200mm,且应满足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基桩宜均匀对称布置,且不宜少于4根,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 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 距离不应小于250mm。十字形梁式承台的节点处应采用加腋 构造。

6.2.4板式承台基础上下面配筋应相

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上下层钢筋 之间应设置竖向架立筋,宜沿对角线配置暗梁。十字形承台应按 两个方向的梁分别配筋,承受正负弯矩的主筋应按计算配置,箍 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2.5当桩径小于800mm时,基桩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小于 50mm;当桩径不小于800mm时,基桩嵌人承台的长度不宜小 于100mm,

6.2.5当桩径小于800mm时,基桩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小于

6.2.6基桩主筋伸入承台基础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

径,对于抗拔桩,桩顶主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对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钢管 桩,宜采用植于桩芯混凝土不少于6业22的主筋锚人承台基础

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时,应按抗拔桩的要求设置桩端锚固钢 筋和桩节间端板的连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钢管桩中的芯混 凝土长度不应小于3倍桩径,且不应小于2500mm,其强度等级 宜比承台提高一级。

6.3.1桩顶作用效应,应取沿矩形或方形承台对角线方向的倾 覆力矩和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进行计算。当采用十字形承台时, 项覆力矩和水平荷载的作用应取其中任一条形承台按其纵向作用 进行计算,竖向荷载应按全部基桩承受进行计算。

Fk+Gk Mk+Fkh n L Fk+Gk Mk+Fkh Qkmin n

对角线方向,或沿十字形承台中任一条形承台纵 向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力矩(kN·m); Fvk一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GB/T 34961.1-2018 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布缆的实现和操作 第1部分:管理,塔机作用于承台顶面 的水平力(kN); h一一承台的高度,组合式基础的基桩桩顶荷载作用效 应计算时,应包括格构式钢柱至桩顶的长度(m); L 矩形承台对角线或十字形承台中任一条形承台两 端基桩的轴线距离(m)。 桩其坚向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6.3.3桩基竖向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

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6.3.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6.3.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6.3.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Qk

Ra=uZqsia·l,+qpaAp

式中:u 桩身周长(m); qsia 第i层岩土的桩侧摩阻力特征值(kPa); li 第层岩土的厚度(m): Qpa 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Ap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m),当采用口预应力混凝 土空心桩时,应计及桩端土塞效应GB 51067-2014 光缆生产厂工艺设计规范,按现行行业标 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取值 式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