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138-2022 加氢机.pdf

GB/T 31138-2022 加氢机.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6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1138-2022 加氢机.pdf

加氢机计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士1.5%,加氢机的计量重复性应不超过0.5%。

6.3.1.2计量单位

加氢机的计量单位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加氢量:kg; b) 金额:元; c) 单价:元/kg。

加氢机的计数示值范围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单次计数范围:0.00kg~999.99kg或0.00元~9999.99元; b) 累计计数范围:整数位8位,小数位2位; C) 单价显示范围:0.01元/kg~999.99元/kg

加氢机应能在220+VGB/T 38048.1-2020 表面清洁器具 第1部分:试验材料和设备的通用要求.pdf,50Hz士1Hz或直流24V的供电环境中正常工作。

加氢机中与高压氢气接触的管道、阀门应具有良好的氢相容性,且在氢气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应不低 于102000次。

加氢机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下,保持30min,不应出现永久性变形和破裂现象,使用专用检漏液检 查气密性,应无气泡产生。

在最大工作压力下使用专用检漏液检查加氢机各个气路的连接处,保持30min,不应有气泡产生; 保压12h,氢气密度下降不超过初始密度的1.5%。 注:当压力为0.1MPa~100MPa、温度为220K~500K时,氢气密度计算参见附录B。

在最大工作压力下使用专用检漏液检查加氢机各个气路的连接处,保持30min,不应有气泡产生; 保压12h,氢气密度下降不超过初始密度的1.5%。 注:当压力为0.1MPa~100MPa、温度为220K~500K时,氢气密度计算参见附录B。

加氢机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9237规定

6.3.7掉电保护和复显

加氢机在加氢过程中,因故停电或紧急停机时,应停止氢气加注并关闭自动切断阀。同时,应完 所有数据,并能在恢复供电后重新显示。

在下列条件下加氢机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司 环境温度:一40℃~50℃; b) 相对湿度:20%~95%; c) 环境大气压:80kPa~110kPa。

在下列条件下加氢机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t 环境温度:一40℃~50℃; b) 相对湿度:20%~95%; c 环境大气压:80kPa~110kPa。

在下列条件下加氢机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2 环境温度:一40℃~50℃; b) 相对湿度:20%~95%; ?) 环境大气压:80kPa~110kPa。

6.3.9加注结束状态

加注边界条件应符合温度、压力、加注率(SOC)的要求。公称工作压力为35MPa和70MPa加氢 机的加注边界条件按照附录C和附录D。加注结束时,储氢气瓶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储氢气瓶内的氢气温度不应超过85℃; b)加注率(SOC)宜满足95%≤SOC≤100%; c)储氢气瓶内压力不应超过公称工作压力的1.25倍

在不同的初始条件、环境条件下,加氢机应选择合适的加注速率以保证加注结束时储氢气瓶状 合6.3.9中的有关规定,并符合相应的加注技术要求。

道加氢机的各通道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控制系统。

6.3.12标准加注过程

标准加注过程由初次检漏、车载储氢系统初始压力测量、体积测量、主加注过程、加注过程中检漏等 组成。加氢机标准加注过程参见附录E。不应采用定金额、定质量加氢方式

带预冷的加氢机,加注速率应根据氢气的预冷响应时间、输送氢气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之间的 以及预冷温度是否满足预期等情况进行调节,以保证加注结束时,储氢气瓶内不超温。

加氢机初始泄漏检测、储氢气瓶体积测量等过程中,充人储氢气瓶的氢气质量不应超过300g, 部分氢气应计人加注质量中。加氢机测得储氢气瓶体积误差应在士15%范围内,

加氢机不应通过反复启动和停止加注的循环方式来控制氢气流动。加氢机在主加注期间(含 金查、氢源切换等操作)将气体流量减小到低于最大流量10%的情况不应超过5次。

6.3.17.1拉断阀性能要求

加氢软管上应设置拉断阀,拉断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拉断阀的分离拉力为220N~1000N; b) 拉断阀在外力作用下分开后,两端应自行封闭。

6.3.17.2拉断阀安装要

.17.2拉断阀安装要求

拉断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拉断阀的功能不受加氢机的形状

6.3.19加氢机洁净度

加氢机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引人杂质。加氢机在通人氢气试验前,应充分吹扫,防止氢气 当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时,加氢机出口氢气品质应符合GB/T37244规定的要求。

加氢机启动时,加氢机测量储氢气瓶初始压力,如果测量值小于2.0MPa或大于公称工作压力,应 立即停止加氢

6.4.2环境温度超限

加氢机启动时,如果环境温度低于一40C或大于50℃,加氢机不应开始加氢;如果加氢,加氢机应 在3s内停止加氢

6.4.3氢气预冷温度超限

加氢机启动时,加氢机中氢气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氢气温度(冷却后)应不低于一40℃,否则,加氢 机不应开始加氢:如果加氢,加氢机应在3s内停止加氢

加氢机在加注时,储氢气瓶的压力应小于或等于公称工作压力的1.25倍,否则,加氢机应在3s 加氢。

6.4.5最大加氢流量停机

6.4.7氢气超温或通信故障

在出现紧急情况按下紧急停机按钮时,加氢机应关闭阀门,在3s内停止加氢,并向加氢站内控 发出停机信号,直到确认恢复安全状况后,由经过培训的操作员对其进行手动重置。

6.4.9氢气浓度超限

加氢机内部氢气易积聚处应设置氢气检测报警装置。当氢气在空气中含量达0.4%(体积分数) 时,应向加氢站内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当氢气在空气中含量达1.6%(体积分数)时,应向加氢站内控 制系统发出停机信号,并自动关闭阀门停止加氢

6.4.10电气安全性能

加氢机的对地泄漏电流、抗电强度等应符合GB/T19237规定的要求。

加氢机应设置人体静电导释装置,并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可安装于加氢机旁易 的位置。

6.4.13加注软管破裂安全

加氢机在正常加注过程中,如果加注软管破裂或者加注软管压力快速下降,加氢机应在3s内停止 加氢

6.4.14加氢站控制系统协同

6.4.15多通道加氢机安全

个通道故障时,另一个通道应能够独立工作。

加氢机在装配完整并符合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后,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各项试验: a) 环境温度应在一40℃~50℃范围内,试验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2℃; b) 2 相对湿度:20%~95%; ?+ 大气压力:80kPa~110kPa; d) 供电电源:标准电压220+3V,频率50Hz士1Hz或直流24V; e) 除7.4.1.1和7.4.5.1规定的要求外,所用介质应采用高纯无油洁净氢气、氢气、氮气

加氢机在装配完整并符合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后,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各项试验: a) 环境温度应在一40℃~50℃范围内,试验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2℃; b) 2 相对湿度:20%~95%; ? 大气压力:80kPa~110kPa; d) 供电电源:标准电压220+3V,频率50Hz士1Hz或直流24V; e) 2 除7.4.1.1和7.4.5.1规定的要求外,所用介质应采用高纯无油洁净氢气、氮气、氮气。

7.4.1计量准确度测试

7.4.1.1试验介质

试验介质应为氮气、氢气或氮气等气体。

7.4.1.2试验区间及试验次数

按加氢机的公称工作压力分为R(1)和R(2)试验区间进行试验,每个试验区间的试验次数不少于3 次,在R(1)试验区间单次测试质量大于或等于1.0kg,在R(2)试验区间单次测试质量大于或等于0.5 kg。各试验区间的充装压力控制范围见表2。

表2加氢机公称工作压力与试验区间对应表

7.4.1.3试验设备

十量性能试验的主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要求见表

表3 主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指标

7.4.1.4电子天平校准

电子天平校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子天平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位置调至水平,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30min; 使用标准砝码校准电子天平,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7.4.1.5计量准确度测试系统气密性试验

7.4.1.6示值误差试验

图2加氢机计量性能测试原理图

7.4.1.7重复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可与示值误差试验同步进行

7.4.1.8示值误差计算

7.4.1.8.1单次示值误差

加氢机的单次示值误差E按公式(2)计算:

7.4.1.8.2示值误差

各试验区间多次测量后单次示值误差的平均值作为加氢机在该试验区间的示值误差,按公式(3

式中: E 一i试验区间加氢机示值误差的平均值; i试验区间要求的试验次数。 加氢机在各试验区间示值误差的最大值作为加氢机的示值误差

7.4.1.9重复性计算

7.4.1.9.1单次测量重复性

试验区间单次测量重复性按公式(4)计算:

注:n为试验区间要求的试验次数。

7.4.1.9.2重复性

各试验区间单次测量重复性的最大值作为加氢机的重复性,按公式(5)计算。 E,=[(E,):]mx ·…*

GB/T19237描述的方法进行电源适应性测试。

7.4.3管道及阀门测试

加氢机阀门和管路零部件供应商应提供型式试验证书。加氢机生厂商应对阀门和管道总成进行如 下测试: a)在室温下,以加氢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5%作为压力循环下限,以加氢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为压力上限(误差不超过一3%~0%),以不高于10次/min的频率,进行10万次氢气疲劳 测试; b)在一40C条件下进行1000次上述压力循环测试; c)在85C条件下进行1000次上述压力循环测试。

7.4.4耐压强度测试

7.4.5.1试验介质

7.4.5.2试验方法

7.4.6电磁兼容性测试

照GB/T19237描述的方法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运

7.4.7掉电保护和复显测试

人工触发掉电操作,恢复后检查。

人工触发掉电操作,恢复后检查。

7.4.8环境温度适应性测试

按GB/T2423.1、GB/T2423.2和GB/T2423.4描述的方法分别进行低温、高温及相 显度适应性

按GB/T2423.1、GB/T2423.2和GB/T2423.4描述的方法分别进行低温、高温及相对湿度适应性

7.4.9加注结束状态测试

以氢气为介质,按表5、表6选取测试条件,进行加注测试,检查加氢机的工作过程。

表535MPa加氢机测试条件

注1:加注速率=总加注质量/主加注时间(不包括初始连接和初始泄漏检查时间)。 注2:不同厂家的气瓶,其单体容积不同,以其具有代表性的单体容积为准,与表中规定数值差异不超过土10%。 注3:试验温度最大允许偏差土2℃,流量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土10%。 注4:如果氢气预冷上下限值之差不超过5℃,则可以用上限值作为试验条件,去掉重复的试验,表中试验数量减 少一半。 注5:如果进人加氢机的氢气不需要预冷,则去掉重复试验,试验数量可减为4组。 注6:Ⅲ型储氢气瓶指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注1:加注速率=总加注质量/主加注时间(不包括初始连接和初始泄漏检查时间)。 注2:不同厂家的气瓶,其单体容积不同,以其具有代表性的单体容积为准,与表中规定数值差异不超过土10%。 注3:试验温度最大允许偏差土2℃,流量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土10%。 注4:如果氢气预冷上下限值之差不超过5℃,则可以用上限值作为试验条件,去掉重复的试验,表中试验数量减 少一半。 注5:如果进人加氢机的氢气不需要预冷,则去掉重复试验,试验数量可减为4组。 注6:Ⅲ型储氢气瓶指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表670MPa加氢机测试条件

表670MPa加氢机测试条件(续)

:加注速率=总加注质量/主加注时间(不包括初始连接和初始泄漏检查时间)。 :不同厂家的气瓶,其单体容积不同,以其具有代表性的单体容积为准,与表中规定数值差异不超过土10%。 :试验温度最大充许偏差土2℃,流量最大充许偏差不超过土10%。 :如果氢气预冷上下限值之差不超过5℃,则可以用上限值作为试验条件内夯管扩底灌注桩施工方案(12P).doc,去掉重复的试验,表中试验数量减 少一半。 :如果进人加氢机的氢气不需要预冷,则去掉重复试验,试验数量可减为4组。 :IⅣ型储氢气瓶指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7.4.10加氢软管测试

照GB/T10543描述的方法进行加氢软管导静电

7.4.11拉断阀测试

4.11.1将加氢机内充满高纯洁净的氮气或氮氮混合气至最大工作压力,气密检查无泄漏,做好 市护,使用拉力设备对拉断阀施加外力,拉断阀应能分成两部分。 4.11.2将加氢机软管内充满高纯洁净的氮气或氮氮混合气至最大工作压力,气密检查无泄漏 全防护,使用拉力设备将拉断阀拉开,用检漏液检查拉断阀分开的两端。

7.4.13加氢机洁净度测试

在加氢机正常工作时,通入符合GB/T37244规定的氢气,按照GB/T37244描述的方法在加 出口进行氢气取样分析。

7.5.1初始压力超限测试

南京市政府采购绿色建材(第一批)技术要求(宁采试联[2021]第1号 南京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2021年4月8日).pdf7.5.2环境温度超限测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