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389-200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SL 389-200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5.1.1我国沿海地区人多地少,无其是浙江、福建、厂东等省,人均耕地不足0.7 亩,因此沿海地区、各部门对围涂造地要求愈来愈迫切。但滩涂治理工程建设是区 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协调土地、农业、水利、交通、水产、盐业、石 油、旅游等行业和部门对滩涂资源的开发要求,滩涂治理工程建设规划时应统筹兼 顾,合理安排,避免各自为政,顾此失彼,造成负面影响。 5.1.2我国沿海海岸线长达18000km,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进行滩涂治理开发,要

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协调土地、农业、水利、交通、水产、盐业、石 油、旅游等行业和部门对滩涂资源的开发要求,滩涂治理工程建设规划时应统筹兼 颐,合理安排,避免各自为政,顾此失彼,造成负面影响。 5.1.2我国沿海海岸线长达18000km,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进行滩涂治理开发,要 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扬优势。对某一 片滩涂资源而言,因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地段各有其特点,同样存在着 因地制宜的问题。总之,要发挥当地优势,实现综合开发,讲究投入产出,以获取 最佳的综合效益,

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扬优势。又 片滩涂资源而言,因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地段各有其特点,同样不 因地制宜的问题。总之,要发挥当地优势,实现综合开发,讲究投入产出, 最佳的综合效益。

5.1.3鉴于滩涂治理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开发利

5.1.3鉴于滩涂治理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HG/T 20504-2013 化工危险废物填埋场设计规定,开发利用时要从实 际出发,量力而行,分期实施,边建设边开发,贯彻投资少、效益大、见效快的原 则,做到远近期结合

5.1.4滩涂治理开发应尽量不造成因近海河道及附近环境变化而影响

源和生态环境的不良变化,要与环境协调发展,科学利用和适度开发滩涂资源,使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5.2.1~5.2.4兴建滩涂治理工程的目的是对滩涂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因此开发利 用的方向(开发目标)和方式(开发分期)成为滩涂治理工程规划中首当其冲的重要问 题,它既涉及到整个工程开发的效益,也决定着工程措施的选择,应广泛收集资料, 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得出最优开发利用方案。 根据所确定的开发利用方案,规划应对所采用的工程措施和工程布置作出合理 安排,在此基础上再对整个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 评价。 以上各项规划主要内容,相互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不应舍弃或忽视其中 某一部分。至于规划中工程措施所涉及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基本结构、规模和有关特 性,可参见本规范第六、七、八、九、十各章。

5.3.1~5.3.3滩涂治理工程的开发目标有种植业、养殖业、盐业、港口、城镇建 设用地、滨海工业、旅游业等。其选择对开发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应根据与滩 涂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关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出比较和取舍。 一片滩涂资源可以只有单一的开发目标,也可以多种开发目标并存,因此开发中存 在着开发目标的多种组合方案。假设一片面积为5万亩的滩涂资源具有三种开发目 标,分别为种植业(代号A)、养殖业(代号B)和城镇建设用地(代号C),于是在A、B、 C三种开发目标的面积相加总和为5方亩的前提下,A、B、C三者的面积可以有多种 不同的数,从而形成多种组合方案。在这些组合方案中必然有一个其综合开发效 益相对为最大的最佳方案。当组合方案较多,约束条件较为复杂时,推荐采用以系 统分析为基础的多目标规划决策方法,可以较科学地得出最佳方案。

5.4.1、5.4.2滩涂资源的开发效益,用动态的观点衡量,开发分期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如一片面积为5万亩的滩涂资源,可以整片一次开发,也可分两期或者三 期开发,在两期或者三期开发中,只要分期的开发面积相加总和为5方亩,其中每 期的开发面积可以有许多不同数字,从而形成多种开发分期组合方案,在这些组 合方案中,其开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总和为最大者即为所求的最佳分期组合 方案。推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可以较科学地得出结论

5. 4. 1、5. 4. 2

5.5.1、5.5.2海堤堤线的合理布置至关重要,在服从滩涂治理总体规划和河口治 导线规划的前提下,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潮汐、施工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条 件进行多方案比较,论述它们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然后选定合理的堤线方 案。宜避免堤线涂面高程过低、工程量过大的方案。开发种植业的堤线涂面高程下 限,一般以不低于平均潮位为宜,水产养殖业以不低于平均低潮位为宜。对于砂士 地基,有条件在短期内突击完成堤身加高者,则堤线涂面高程以不低于施工期小潮 平均高潮位为宜。对于围区面积较大或有较重要的保护区或因其它需要时可设置隔 堤,以利于分区保护,防止一旦海堤决口造成较大的损失

5. 5. 1、5. 5. 2

5.6.1~5.6.4水闸闸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施工、管理等条件进行合理布置。 排涝闸一般选于地势低洼、有利于控制较大排涝面积处;纳潮闸宜选择在海域开阔、 水体交换和自净速度快的地方:通航闸一般布置在水域较深较开阔、岸线较顺直处。

6.1.3关于极值同步差比法的计算,可参考《海港水文规范》(JTJ213

浙江沿海开海岸与岛屿实测波浪资料验证,实测波周期约为计算值的1.4倍。因 此,对开敲海岸的波周期宜用实测资料分析确定。 6.2.3对于工程点附近没有波浪实测资料的情况,一般利用风速资料推算设计重现 期风速,假定风与浪完全相关,然后根据风浪计算公式,由成浪要素(风速、风区、 水深)确定波浪要素,这种方法原则上只适用于局部水域的波浪推算,此时风区较短, 可不考虑风作用延时的影响。根据国内经验,参照《海港水文规范》(JTJ213),将 风区上限定为100km左右。对于开散海岸情况,可采用历史地面天气图等方法确定 风场,再推算波浪要素。关于利用历史地面天气图推算波浪方法,可参照《海港水 文规范》(JTJ213)。

浙江沿海开散海岸与岛屿实测波浪资料验证,实测波周期约为计算值的 此,对开海岸的波周期宜用实测资料分析确定

6.2.4按波浪实测资料或风浪推算方法得到的波浪要素,一般还不是具

(如设计堤段)的波浪要素,因此需利用浅水变形计算方法,计算出具体位置(如堤前) 的波浪要素。

6.2.5波浪传播过程中,在遇到岛屿、角等障碍物时,波浪产生绕射现象,处于 绕射掩护区内的绕射波高一般将减小。关于绕射的计算可参考《海港水文规范》 (JTJ213)。

7.2.1当地基的承载力、沉降及稳定不能满足滩涂治理工程建筑物设计要求时,需 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的方法,根据各种条件,在满足工程质量、进度和 造价的前提下,择优取用。考虑加固方案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几种加固方案组 合起来使用

造价的前提下,择优取用。考虑加固方案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几种加固方案组 合起来使用。 7.2.3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应包括抗拉强度、埋设长度、与堆土及基础地基间的摩 擦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透水系数等。理设长度指土工合成材料能充分发挥其摩擦 力作用的理埋设长度。 对土工合成材料性能的要求应视其发挥的作用而定,它可以起隔离、反滤排水 和加筋补强的作用,如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的应用是确保堆土筑堤施工期的短期稳

擦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透水系数等。埋设长度指土工合成材料能充分发挥其摩擦 力作用的埋设长度。 对土工合成材料性能的要求应视其发挥的作用而定,它可以起隔离、反滤排水

对土工合成材料性能的要求应视其发挥的作用而定,它可以起隔离、反滤排水 和加筋补强的作用,如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的应用是确保堆土筑堤施工期的短期稳

定性,因而不必考虑由于材料蠕变而引起的强度降低,若在设计上考虑发挥土工织 物的排水效果时,其透水系数应取在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值。 7.2.4在稳定分析前对压载的厚度和宽度所进行的预估值,是根据我国浙江、福建

上海、广东等地区滩涂治理工程多年来的经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代表

7.2.5在排水预压固结法中,因地基的固结时间与排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土层的厚度(即排水距离)超过5m时,其排水固结所需时间较长,地基上附加荷载的 作用减少,我国滩涂治理工程的实践也证实了以上现象,因此当软基厚度超过5m时 应打设竖向排水通道,减小排水距离以缩短排水固结时间

7.2.6设有竖向排水通道预压固结法均按排水砂井预压固结地基的设计理论进行

1确定竖向排水通道直径时,对于排水砂井和袋装砂井按其实际直径计算。陆 上砂井直径一般在20cm以上,水下砂井直径在60cm以上;袋装砂井的直径国内常 用7cm~10cm;国内生产作为竖向排水通道使用的塑料排水带,其断面尺寸宽度均为 100mm,厚度为3mm6mm。根据国内一些工程的现场试验测定,这些排水带的实际预 压加固地基的效果等同于直径7cm的袋装砂井,为简化起见,国内生产的宽100mm 的塑料排水带其等效直径可取为7cm。 2排水通道的布置通常为三角形和正方形,竖向排水通道的长度主要取决于加 固土层的情况:当软土层不厚时,排水通道的长度即软土层厚度;当土层较厚时, 排水通道的长度应根据对地基稳定和沉降的要求确定 3预压法必需加载预压。加载时,一般利用建筑物自重或工程的大宗材料如土 砂、石料等作为堆载材料。对于设有竖向排水通道能在加固区域内形成稳定负压力 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可以采用真空预压法加载。当设计预加荷载量超过80kPa时 可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当用堆载预压时,必需分级进行,施加的每级荷载量都 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应考虑在前级荷载作用下因固结引起 的地基强度的增长。但采用真空预压时,荷载可一次加足,不必分级预压。 4采用预压固结法时,应在地基表面铺设排水垫层,根据国内的实践经验,排 水垫层的厚度陆上为30cm~50cm,水下不小于100cm,铺设宽度大于加固区。排水 垫层所用砂料宜选用含泥量小于5%的洁净中粗砂,如砂源不足,可用石渣代替,也 可以用间隔布置的砂沟或塑料盲沟、水平铺设的宽排水板代替砂垫层

7.2.7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技术目前主要分爆炸排淤填石法和控制加载爆炸

7.2.7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技术目前主要分爆炸排淤填石法和控制加载爆炸 挤淤置换法二种施工工法,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7.2.7爆炸置换法处理软主地基技术目前主要分爆炸排淤填石法和控制加载爆炸 挤淤置换法二种施工工法,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1爆炸排淤填石法的应用条件要求

8.1.1滩涂治理工程位于海陆结合部,自然条件特别复杂,自然资源多样,开发利 用综合性强,作为滩涂治理工程主要建筑物的海堤,其设计必须以工程规划、工程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批文为依据,应通过调查研究和勘测工作,在 掌握自然条件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并应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8.1.2海堤易受洪潮、风浪袭击,且地基多属软基,因此设计必须满足工程对防潮、 防洪、防浪等方面的要求。海堤设计中还必须注意工程在施工期的安全,如防止软 基在施工期的破坏和堵口堤段的失事等

8.2.1关于堤型选择的一般原则:

1本规范根据国内外通用方法将海堤按其临海面外形分为斜坡式、陡墙式(含 直立式)和混合式三大类。 堤型的选择应注意各种堤型的特点以及我国沿海已建海堤的实践经验。影响堤 型选择的各种因素中,涂面高程、风浪大小、地基条件、筑堤材料、施工条件等具 有重要意义,应给予充分注意。 2斜坡式海堤是我国海堤中常用的断面型式。其临水坡平缓,反射波小,大部 分波能可在斜坡上消耗,防浪效果较好,因此可用于风浪较大的堤段。当破波发生 在堤前时,波压力较大,采用斜坡堤较为有利。它底宽大,地基应力分布较分散均 匀,适应变形能力较强,对在软基上筑堤也是有利的。1961年福建省曾遭受几次强 台风装击,旧海堤遭受不同程度破坏达800余km,有些堤段遭到严重破坏,当时原 有海堤主要是陡墙式,修复时改为斜坡式后,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 目前我国斜坡式海堤多以土堤为主,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为土堤外加护坡 直到坡底的斜坡式海堤,简称护坡堤;其二为具有堆石棱体的斜坡式海堤。护坡堤 宜用于滩涂较高(一般在小潮高潮位以上)、土质较硬、水浅浪小的堤段,施工时先 堆土方,后做护坡。但在滩涂较低时取土困难,且堤身已堆筑的土方易被潮浪冲刷 流失,护坡也容易沉滑,因此,滩涂较低,水深浪大时,应采用具有堆石棱体的斜 坡式海堤,施工时以石方掩护土方,可减少土方流失。在缺少石料的地区,也可采 用充泥管袋形成棱体以代替堆石棱体。 3陡墙式海堤堤身由陡墙(防护墙)和士堤(墙后填土)组成。其前坡坡比小于1,

海堤断面小,占地少;施工时采用“土石并举,石方领先”的方法,以石方掩护土 方,可减少土方被潮浪冲刷流失;陡墙式海堤波浪爬高值较一般斜坡堤小。但风浪 对陡墙动力作用强烈,对堤身破坏性较大;堤前反射波大,由此而引起的堤前底流 速较大,易引起堤脚冲刷;且堤身荷载较集中,沉降较大,故宜用于风浪较小地基 较好的堤段。但它断面较小,荷载较轻,如陡墙下设置堆石基床,并采取压载等地 基加固措施,陡墙式也可用于低涂、软基。由于砌石施工的需要,堆石基床顶高程 般在小潮低潮位以上。 4采用有消浪平台的混合式或复坡式海堤可减小波浪爬高,降低堤顶高程,增 加海堤的稳定性,实践证明它在涂面较低、风浪较大的堤段应用效果较好。

8.2.2本条堤顶高程是指海堤沉降稳定后的顶面高程。

堤顶高程三设计高潮位十超高 堤顶高程三设计高潮位十波浪爬高十安全加高 前一种只是把波浪爬高值凭经验笼统地包括在加大的超高值中,不单独进行波 浪爬高计算,因此较为粗略。由于波浪爬高对海堤堤顶高程的影响较大,我国从上 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研究采用和完善波浪爬高的计算方法,现在已获得广泛应用。 因此,本规范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 斜坡式海堤堤顶设置防浪墙时,为了减小对防浪墙的波压力,有利于防浪墙的 稳定和安全,防浪墙底面高程宜高于设计高潮位0.5H%。 关于按充许部分越浪标准设计海堤是近年来实践提供的一种新的思路和要求, 持别是对一些软弱地基,在堤顶高程有所限制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 结构上要有所加强。 关于海堤允许部分越浪的越浪量控制值,只在《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浙 江省水利厅,1999)和日本的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中涉及,国内的规范和有关文献 尚无明确规定。日本的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中提出用越浪受灾的临界越浪量作标准, 其临界越浪量列于下表

8.2.3软土地基海堤竣工后会发生较大的沉降,而且沉降过程历时较长。设计堤顶 高程系指海堤沉降稳定后的顶面高程,但按本规范8.2.2条计算的堤顶高程,并未 包括沉降量在内,故尚应预留工后沉降量。海堤的沉降包括堤身沉降和地基沉降,

其大小与地基特性、堤身土质、堤身高度、施工方法和进度、填筑密实度等多种因 素有关,情况较为复杂,应通过地基沉降量计算并结合堤身条件、施工情况和当地 实践经验,经分析论证后确定预留工后沉降量。 工后沉降量确切含义为海堤峻工验收后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量,一般工程完建 后距竣工验收尚有一段时间,而竣工验收分初步验收和峻工验收,初步验收一般为 技术性验收,因此在工程实践中软土地基海堤堤顶高程包含预留工后沉降量的可以 以初步验收为准。

8.2.4本条所指堤顶净宽, 我国沿海地区条件不同,情况各异, 海堤堤顶宽度难以作统一规定。本条规定系根据现有海堤建设经验提出的

8.2.5影响海堤边坡的因素主要是护坡类型、堤身材料与地基土质、风浪情况、堤 高、施工方法和运用要求等因素。一般先参照已建类似工程的经验初步拟定堤坡, 再通过稳定计算,经方案比较后确定经济合理的堤坡, 表8.2.5中的海堤内外坡度系根据现有海堤建设经验拟定。内坡坡度栏内的“水 下”系指浸润线以下或内港水位以下的堤坡

8.2.6消浪平台是以减小波浪爬高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平台(台)。外坡设消浪一

台,不仅可减小波浪爬高,而且有利于堤身和地基稳定及维修养护。根据现场观测 和室内试验资料,当平台高程位于静水位附近时,平台对减小爬高效果较好,此时 若平台宽度为1倍~2倍波高,波浪爬高较单坡时可减少15%~25%。平台过窄,效 果较小,故平台宽度一般不宜小于3m;平台宽度加大,虽爬高可减小,但当其宽度 大于4倍波高时,爬高继续减小不明显,因此过宽不经济。 消浪平台处的波流系乱:有消能作用,但对护面破坏力较大,其作用范围内护 面应有加固措施。例如对干砌石护面在消浪平台顶面及上下一定范围内,可用大块 石(>100kg)竖砌或条石丁砌,在平台外缘及转折处易破坏的地方可局部用浆(灌)砌 石或混凝土加固,也可对平台及干砌石护面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框格加固

的技术条件拟定。在海堤实践中,填土不具备压实条件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是受 潮水影响在水下施工;二是填土本身为高含水量软土;三是属软弱地基。如浙江、 福建两省沿海的许多海堤,地基都属饱和软粘土地基(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堤身填 土亦系就地取材(淤泥或淤泥质粘土),从而不具备压实条件,需待其自然固结。其 填筑密度只能参照完建工程的填筑密度及土料的天然密度确定。但对陆上施工并采 用陆上粘性土料,且地基有足够强度时,应采用压实法施工,其填筑密度对1、2、3 级海堤应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确定,4、5级海堤可参照执行。

8.2.8海堤一般为均质土堤或土石混合堤,堤身填土即为防渗体。按就地取材的

则,海堤堤身的防渗材料多采用粘性海涂泥、坡积土等。粘性海涂泥为淤泥或淤泥 质土,含水量大,强度低,但渗透性小,粘性大,成块状后在水下流失小,且运距 较近;坡积土是陆上土料,如砂壤土,粒径较粗,含水量小,压实后密实度较高, 但水下施工流失量大。二者各有优缺点,施工中常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当堤身 料为砂性士时,可用加宽堤身来满足防渗要求。

但水下施工流失量大。二者各有优缺点,施工中常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当堤身土 料为砂性土时,可用加宽堤身来满足防渗要求。 8.2.9土壤充填入管袋后,抗冲刷性能提高。江、浙、沪一带已在众多海堤中利用 滩涂上极易冲刷的粉砂土充填管袋,用以构筑棱体、施工围堰、堤身或闭气合龙土 方。此种方法最适于粉砂或细砂质海岸的潮间带海堤。但因管袋的耐久性较差,故 不宜用作防护、反滤等结构。 1根据上海、江苏的施工经验,充泥管袋袋布规格目前选用的编织布为100g/m 左右;抗冲、抗磨损、保砂要求高的部位,可选用编织布200g/m或反滤布150g/m 以下。袋布的渗透系数约在10cm/s~10cm/s之间。袋布规格及有关设计参数最好 通过现场试验后提出。 2充填土的颗粒愈细,充成的管袋厚度愈薄。粘粒含量超过10%的土料充填的 管袋固结时间较长,在赶潮施工时不能满足每一个低潮露滩时充一层袋的要求;粘 粒含量达20%以上时,固结时间很长,往往出现“橡皮土”。 3充泥管袋修筑的堤坝是加筋土结构,堤身不会发生剪切破坏;管袋有较好的 保砂作用,若袋布选择得当,堤坡虽不满足出逸坡降,但渗流不会将泥沙带出,因 而不会发生流土和管涌破坏。 摩擦系数与袋布规格、特性等有关,需通过试验确定。据上海经验,摩擦系数 般在0.3~0.6之间。浙江河口海岸研究所对位于曹娥江口某工程的细粉沙,用经 纬密度(丝/寸)为14×16、12×13、14×15的袋布进行试验,并综合前人试验成果 后认为,摩擦系数一般为0.35~0.5,同一种袋布,干的摩擦系数比湿的大5%~8%, 4充泥管袋堤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各袋间搭接缝的紧密情况,除了对管袋的 搭接方法设计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由施工队伍的充填操作水平所决定。可根据现 场试验堤段的实际情况取折算系数,重要的工程可按透水体处理。 5堤坡陡于1:1时充泥管袋施工定位较困难,需增加许多特殊措施,故不宜采用

8.3.1堤顶护面材料、结构应综合考虑防浪、防汛、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土质、 气象等因素。堤顶越浪对海堤安全影响很大,因此堤顶应有牢固的护面,根据越浪 程度,选择适当的护面和垫层,防止越浪冲刷堤顶,危及堤身安全,如浙江省目前 按允许越浪设计的标准塘顶护面层,系由15cm厚的C20混凝土与其下的10cm厚的

意定层(低标号素混凝土)组合而成。堤身和地基沉降时对护面影响很大,在未充分 实前应选用能适应沉降的护面结构,如采用干砌石等,待充分沉降后再改建加固。 提身内坡亦应有一定防止越浪冲刷的保护面层。 堤顶向一侧或两侧倾斜是为了排除雨水和越浪水,堤顶向内侧排水时堤内坡应 采取保护和排水措施,

8.3.2防浪墙净高系指防浪墙在土石堤堤顶路面以上的高度。我国海堤建设中自

浪墙净高以往较多采用1.0m~1.2m,近年来多次风暴潮造成危害的实践经验表明, 防浪墙净高宜适当降低以利增强其抗风浪能力,考虑兼顾沿海各地不同的经济条件 和具体情况,现提出按不充许越浪设计的海提,防浪墙净高不宜超过1.2m,按充许 越浪设计者,防浪墙净高不宜超过0.8m。防浪墙外侧一般为直线型,也可做成反弧 曲面或带鹰嘴的型式,作用在于挑浪以减少越浪量。曲面的形状与尺度宜通过试验 确定。 为了便于防汛交通,防浪墙通常设置在堤外侧与边坡顶部相接。但有的受地 形、地质等条件限制,要求尽量降低堤顶高程时,也有将防浪墙设置在堤顶外侧稍 后一些位置或堤顶内侧,以减小波浪爬高和越浪。由于此类断面较为复杂,爬高消 浪效果难以计算,采用时应作试验论证。 十砌石结构的防浪墙因其整体性差,破环的较多,实践证明防浪墙不应采用十 砌石结构,而应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防浪墙变形缝的间距一般可取10m左右,但与气温、地基条件等有关,可根据 当地经验确定。

8.3.3关于护坡设计的一些主要原则

1护坡采用的结构、材料,要能抵抗波浪、风雨、潮流、冰冻及漂浮物等对堤 坡的破坏,能防止在波浪动力和渗流作用下堤身土料从护坡面层缝隙中流失。护坡 应有足够的保护范围。结构和取材要有利于施工和维修,降低工程造价和管理费用。 2外坡护坡的结构型式很多,应掌握其特点并根据当地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例 如干砌块石能适应堤坡变形,但整体性差,抗御波浪等外力的能力较差,堤身土易 流失;浆砌块石则反之。因此在波浪、水流作用较弱的海堤采用干砌块石护坡的较 多,但在波浪、水流强烈的海堤多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尤其是粉砂土堤,浆砌石对 防止堤身土流失有利。为增加干砌石的整体性和抗浪能力,也有在干砌块石坡面中 设置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框格加固。 干砌条石(竖砌)因四周平整接触面大,嵌固作用好,故其抗浪能力较强,福建 每堤中应用较多,目前已有用在3.0m以上波高的情况。人工异形块体,有翼形块体、 蛙式块体、螺母块体、四脚空心块体、扭工(王)字块体和栅拦板等型式,块体一般

安放在干砌石坡面上。异形块体重量较大,需用机械搬运安置,造价较高,但其抗 浪能力强,消浪效果好,坡面上波浪爬高值较小。目前多用于防护对象较为重要的 海堤,如上海石化总厂、浙江秦山核电站、上海国际机场等海堤。 选择护坡结构型式时,对同一工程的不同段或同一坡面的不同部位,可选用 不同的型式,例如上海化学工业区海堤在一级平台以下采用抛石棱体,面层理砌后 放置重2.1吨的翼形块体护坡消浪,一级平台以上采用灌砌块石上复盖栅栏板护坡。 高滩围垦时,一般前滩宽、水浅浪小,滩地呈稳定淤涨趋势的堤段,或堤前 难地较宽有防浪植物掩护的堤段,外坡一般可采用草皮等植物护坡。根据上海经验, 提前若有300m宽的旺盛芦苇滩,波浪传到堤前已基本消失;若有100m旺盛芦苇滩, 波浪传到堤边约可衰减一半。此时护坡结构可适当简化

安放在十砌石坡面上。异形块体重量较大,需用机械搬运安置,造价较高,但其抗 浪能力强,消浪效果好,坡面上波浪爬高值较小。目前多用于防护对象较为重要的 海堤,如上海石化总厂、浙江秦山核电站、上海国际机场等海堤。 选择护坡结构型式时,对同一工程的不同提段或同一坡面的不同部位,可选用 不同的型式,例如上海化学工业区海堤在一级平台以下采用抛石棱体,面层理砌后 放置重2.1吨的翼形块体护坡消浪,一级平台以上采用灌砌块石上复盖栅栏板护坡。 高滩围垦时,一般前滩宽、水浅浪小,滩地呈稳定淤涨趋势的堤段,或堤前 滩地较宽有防浪植物掩护的堤段,外坡一般可采用草皮等植物护坡。根据上海经验, 堤前若有300m宽的旺盛芦苇滩,波浪传到堤前已基本消失;若有100m旺盛芦苇滩, 波浪传到堤边约可衰减一半。此时护坡结构可适当简化, 对重要海堤的护坡结构型式,宜通过试验论证后确定 3海堤内坡应选择适当的护坡结构,一般可采用干砌石或混凝土板下铺土工 布,或采取种植芦竹等植物防护措施;对越浪严重的重要海堤宜采用浆砌石等工程 防护措施。 4砌石护坡的最小厚度取决于稳定要求和施工条件,一般常用的浆砌石护坡最 小厚度为30cm,干砌石护坡最小厚度为40cm。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小 于以上数字。 5变形缝纵向间距可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堤身和地基土质条件、结构型式等确 定,一般为10m左右。 为减小护坡内渗透水压力的作用,可设置排水孔,排水孔纵横间距一般为2m~ 3m,而厂东沿海地区一般为2m6m。各地宜根据具体条件和经验确定。 6为确保护坡稳定,护坡在堤脚、消浪平台或台及折波处应设置基脚或基座, 基脚或基座可起支撑作用,防止护坡沿坡面发生滑移。护坡下端堤脚处的基脚深度 要考虑坡脚底流速冲刷的因素,以防底脚淘空,导致损毁。 7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栅栏板、模袋混凝土等板、梁式结构的护坡,应进行 在波压力作用下的强度计算。

8.3.4为防止堤身土在波浪、渗流作用下流失以及作为面层块石或砌体的铺

护坡(护面)与土体之间应设置垫层,起反滤兼过渡作用。在海堤中因垫层未做好而 导致海堤损毁的事例时有发生。对垫层的要求,一般是干砌石比浆砌石高,砂性土 堤比粘性土提高。砂性土容易在风浪、渗流作用下流失,故本条规定对被保护土为 砂土、粉砂土时,垫层应按反滤层设计;而堤身用粘性土填筑的海堤可采用碎石或 石碴作过渡垫层。土工织物作为垫层施工方便、价格便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 材料。土工织物可单独作垫层或与薄层中粗砂或碎石结合构成组合垫层。土工织物

反滤层的设计,可按《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O)执行。 当单一土工织物不能满足反滤要求时,最好采用土工织物和砂石层相组合的垫 层。特别重要的海堤除按反滤准则设计外,还宜通过试验验证。由于土工织物与土 坡之间摩擦系数较小,故需核算其沿土坡滑动的稳定性,必要时需采用防滑钉、防 滑槽等防滑措施

8.3.5在严寒地区当堤坡土冻胀时

因此应设防冻层。防冻层可采用砂、碎石、砾石等易于排水的材料,并应有良好的 排水出路,防止冻胀。防冻层可与垫层相结合,其厚度可通过当地冰冻深度调查分 析,或通过试验确定。

8.3.6陡墙式海堤的防护墙,以往我国一般采用于砌块石砌筑。因波浪对陡

立墙的动力作用强烈,在台风期间防护墙变形破坏的较多。为了确保海堤安全,除 保证施工质量外,对风浪较大的堤段,防护墙的临水面应采用大块石或条石砌筑, 以增强抗浪能力。面层采用条石时可按设计坡比将条石砌成台阶形。或者采用浆(灌) 砌块石、混凝土等整体性好的防护墙。浙、闽等东南沿海海堤砌石防护墙底宽一般 不小于1/2墙高,墙顶宽度一般为0.6m~1.2m。墙底垫层和墙后过渡层厚度一般为 0. 5m1.0m

护脚的材料结构及保护范围与堤前动力条件、滩涂情况及提型等有关。目前一般采 用块石护脚,先铺垫0.3m~0.5m厚的石碴垫层,或先铺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再铺石碴 垫层,上面抛石1.0m或砌石0.5m厚,面层及端部采用较大块石理砌,斜坡式海堤 提前护脚宽度一般不宜小于3m~5m,陡墙式堤前护脚需比斜坡堤宽,一般不宜小于 1/4设计波长。块石稳定重量可参照《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计算。波 浪较大、底流速较大时,宜采用混凝土或人工块体、石笼等护脚。若用钢筋将块体 相互串连,可增加抗浪能力。 涂面较高,地基良好,不易冲刷的堤段,可不设护脚。 对冲淤变幅大的强潮河口及类似地区的重要海堤,当块石难以稳定时,经专题 论证可采用垂直防护(如板桩、高喷混凝土连续墙等)或丁坝等保滩措施。

堤顶、内坡有砌石、混凝土护坡时,坡面可不设排水沟。但坡脚仍需设排水沟

8.4.1海堤稳定计算,对软土地基上的海堤除计算堤坡抗滑稳定外,还必须计算堤 身与堤基的整体抗滑稳定,稳定计算断面宜与渗流计算断面一致。

8.4.2在边坡和堤基滑动稳定计算中,分正常和非常两种工况,正常工

3.4.2在边坡和堤基滑动稳定计算中,分正常和非常两种工况,正常工况是

在边坡和堤基滑动稳定计算中,分正常和非常两种工况,正常工况是指正常 的条件下工作,非常工况是指非常或短暂的条件下工作。

8.4.4由于潮水位升降,堤身浸润线是变动的。为了便于计算,近似认为堤身浸润 线保持原位置不变。有条件的重要的工程应对堤身浸润线进行数学摸型或物理模型 专门分析论证。

股按平面问题用圆弧滑动分析法,具体计算方法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基条件、工期 长短、地基处理与否等因素选用,当地基有软弱夹层时,则宜用复合滑动面采用改 良圆弧法计算。 有效固结应力法和Φ=0法按本规范附录E计算,其他方法可按《堤防工程设计 规范》(GB50286)执行。

8.4.6、8.4.7稳定分析时,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至关重要,它对分析计算的可靠 性影响很大。选用强度指标应根据各地实践经验选用合理的试验成果指标。

8.4.6、8.4.7稳定分析时,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至关重要,它对分析计算

合,选择最不利的情况进行验算,验算防护墙向外(海)侧抗滑、抗倾稳定时,外潮 应可分别取高、低潮位,内水位取围区与外潮位相应的水位。波压力应取波谷出现 时的情况。施工期若墙后填土未跟上,需验算防护墙向内侧抗滑、抗倾稳定时,外 潮位取施工期高潮位,内水位取与外潮位相应或视具体情况确定。 对防护墙底面沿垫层底面和墙身可能存在的水平缝的抗滑稳定性也应予以注 意。 作用在防浪墙上的荷载,主要有自重和波浪力(含水平力和浮托力),其他荷载 视情况而定。堤前水位取设计高潮位。 关于波压力的计算,斜坡式建筑物按本规范附录D执行,陡墙式建筑物的波压 力可按《海港水文规范》(JTJ213)计算。 8.4.9我国对4、5级海堤一般都不作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故本条只要求3级以 上(含3级)海堤作此种计算。4、5级海堤可根据情况从简,但对作为海涂水库的海 堤应另当别论,因为海涂水库的海堤具有普通挡水坝的性质,其渗流及渗透稳定计 算可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执行。

8.5.1一般工程只计算竣工断面最终沉降量,对于软土地基上的海堤,因施工期长, 为了分级加荷时预估地基变形情况,控制施工填筑速度,必须进行施工过程的沉降 计算。对于岩层、碎石土、密实砂土和老粘性土等非软土地基,其沉降量通常较小, 以地基强度起控制作用,故不需作沉降计算。 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S.理论上包括瞬时沉降量S、固结沉降量S。及土骨架在 特续荷载作用下发生蠕变而产生的次固结沉降量Ss,但由于次固结沉降量S。是在很 长的使用时期内完成的,一般可以忽略。对于泥炭土、有机质土或高塑性粘性土层, 其次固结沉降量相当大,约可达总沉降量的30%以上,在计算它们的总沉降量时不能 忽略次固结沉降量S,其沉降量计算公式为:

S..=S.+S.+S

8.5.2软土地基上海堤的瞬时沉降S。实际上包括了地基在弹性变形阶段的沉降及 非弹性变形阶段因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前者加荷后即产生,在一定荷载下为定值, 与加荷速率无关;后者是因加荷速率过快,地基局部达到或超过极限平衡区,产生 了非弹性变形,此部分变形量随加荷速率而变。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根据多年来对软 基上的铁路路基填筑过程实测的变形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瞬时沉降的经验公式如式 (8.5.2),本规范建议可以采用。式中的S。为加荷完毕后边桩停止外移时的总沉降量, 般都系现场实测值。

8.5.3压缩层的厚度一般有以应力差控制和压缩量控制两种计算方法,根据实践经 验,以应力差计算出来的压缩层厚度偏大,后者较接近滩涂治理工程实际,故本规 范以压缩量控制为主,但当软土层特别厚时,仍宜以应力差控制。

8.5.5本条计算式(8.5.5)中的ms系数1.21.8称为附加沉降经验系数,一般可根 据各地区的土质、施工方法和施工速度等因素确定,对于土质软施工速度快的取大 值。

8.6.1龙口一般应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和水较深的地段。龙口离水闸应有一定距 离,以免水闸泄流影响堵口。龙口两侧应有石料场及堆放场地,以便陆运抛石进占。 龙口的外海附近最好有适合于船运平抛的石料场。龙口分散布置,即多口门堵口方 案,一般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采用,如堤线通过岛屿,且岛屿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 供堆放、运送截流材料等。 选用4m/s作为控制流速,主要考虑在此流速下,采用重量为140kg的块石即能 稳定且易于施工。如果施工条件允许搬运更大的石块也可将控制流速提高,以减少

8.6.2水量平衡法简便可行,其精度能满足堵口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由于计算工作 量较大宜采用电算法。 8.6.3对I、II等工程中水力条件较复杂者水力计算宜按二维不恒定流的原理进 行。

8.6.4关于选择堵口顺序的基本原则:

各方案的控制水力指标见下表:

可以看出,单以水力指标来比较,第三方案最好,第一方案次之,第二方案最 差。如果再从地基稳定,控制施工速率来考虑,第三方案也优于第一方案,第二方 案最差。但从施工条件来考虑,第一方案有利于发挥水上及陆地施工力量的作用, 便于施工;而且留下的合龙段工程量也最小,在一个小潮期内堵口把握更大,因此 选定第一方案。

1截流堤是在堵口段用来截断潮流的堤。截流堤应进行水力稳定计算。它包 适施工不同阶段各种断面在溢流和渗流作用下坡面块或人工块体的稳定性,以及 截流堤合龙后在最不利水位组合情况渗流作用下,出逸坡块石和堤身抗滑稳定性。 软土地基上截流堤必须进行地基稳定计算,包括下列二种情况: 1)堤身平堵升高的不同阶段和堤身立堵进占集中加荷时,各代表性地段的截流 是断面在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二种设计情况下地基稳定性。 2)截流堤合龙后,在最不利内外水位组合下地基的稳定性。 修建在可冲刷非粘性土地基上的堆石堤,如堆石孔隙中的渗流流速超过底层颗 粒的起动流速,会将土粒冲出,而引起堆石堤下沉,严重的会导致失事,这种现象 称为接面冲刷,为防止接面冲刷,应满足下列条件:

式中I一截流堤最大渗透坡降; I一容许极限坡降: d一地基土颗粒尺寸(m); D一上层石块尺寸(m); A一无因次系数,A=1~2,对细颗粒取A=1,粗颗粒取A=2。

若不能满足上式要求,应采用砂石垫层或土工织物等措施, 2采用大型块体材料,只需将其放置在关键部位,而不必全断面铺设。在二排 大型材料之间可以抛投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块,不必都满足块体稳定计算要求的尺寸。 既有利于提高密实度,也利于节约材料。 3式(2)为基本公式,应用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适当修正。

图一龙口水力要素最大等值线及堵口方案

8.6.6关于龙口保护措施

护底长度指截流堤脚向外的距离L,可通过水力计算得出。初步估算可用下式:

式中h下一一下游水深(m); 1——安全距离,取1=8m~15m; i一一冲刷坑边坡,取i=4~6; q—龙口单宽流量(m/s.m); V'。一土壤允许抗冲平均流速(m/s)。 护底长度与龙口口门尺寸直接有关。口门宽大时,单宽流量小,护底长度可短: 当口门逐步压缩变小,单宽流量增大,要求护底长度亦大。故整个护底工程可根据 龙口压缩过程,做成阶梯形,逐步加长。 4“先低后高”指地面高程低处先铺,“先近后远”指靠近堤头处先铺。 8.6.7关于闭气设计: 1由于闭气土体都是在水下施工,所以选择土料时,应适当考虑析水性和抗流 失性。 析水性指土料沉淀后易固结,形成土体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抗流失性指土料在 水中下沉时不易流失。 3闭气土体抗滑稳定分析时应考虑破坏面为通过土体本身或同时切入基础的 圆弧滑动面和土体沿堆石坡面滑动组成复合滑动面二种情况

8.6.7关于闭气设计:

9.1.1、9.1.2本规范只提出了与滩涂治理工程特性有关的一些规定,为避免重复, 凡本规范未明确的规定,皆应按《水闸设计规范》(SL265)、《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等相应的行业规范或规定执 行。

9.2.1滩涂治理工程的排水干河终端是指干河的出海口,即干河穿过海堤处。滩涂 冶理工程的堵港口门是围堤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堵港时口门两侧需集中材料设备、 人员等,准备必要的施工条件,为避免施工干扰,故涵、闸要避免靠近堵港口门。

9.3.1~9.3.4根据滩涂治理工程的特点,闻规模主要取决于排水流量,而排水流 量文取决于围区的暴雨量和排水期间的潮位以及围区以外陆域排入围区河道的流 量。因此选择设计暴雨与某一潮型的最不利组合是确定闻闸规模进行水力计算的重要 因素。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最不利的排水条件不一定发 生于最高潮位潮型,有的地区往往以设计暴雨与最高低潮位潮型相遇为最不利,故 本规范对设计暴雨与潮型的组合,按3.2.6条规定执行,经比较选择取其中最不利 者。

9.4.2、9.4.3滩涂治理工程闻的结构布置,重点应考虑与海堤的衔接和协调,如 闸顶高程与翼墙顶高程的确定等

9.5.19.5.3滩涂治理工程闸结构设计与一般闻不同之处在于海水盐雾和波浪力 的影响,设计中应予注意。

的影响,设计中应予注意。 9.5.4 《水闸设计规范》(SL265)中关于结构应力分析条文,与本条所称采用结构 力学与弹性理论结合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同的,即顺水流方向基底的反力分布按线

性变化计算,即按材料力学方法计算,横截条的反力分布按变形相容原理计算,即 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水闻设计规范》(SL265)第7.5.3条所叙的方法提出所谓的不 平衡剪力分配,是按受弯构件的剪应力分布,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分配给闻墩和底 板的剪力值。不平衡剪力分配的目的,是对底板取横截条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时,不 仅将闻墩的自重和闻墩上的竖向荷载当作作用于地基梁上的集中荷载,而且为了将 分配给闸墩的“不平衡剪力”也作为集中荷载而需要算出其数值。分配给闻墩的“不 平衡剪力”主要是闻门作用于闸墩的水平推力产生的,而水平推力使闻墩作用于底 板的竖向力分布完全可以很容易地直接计算弯应力确定,不必要用“不平衡剪力” 去反映闸墩作用于底板的竖向力,也即不需要计算“不平衡剪力”。为此,在条文中 特别提出了“不需计算不平衡剪力”。

9.6.1、9.6.2说明滩涂治理工程中的泵站必然伴有水闸,因此泵站规模与 择以及泵站总体布置等必须与水闸统一考虑

的设计水位与引水工况的设计水位各取其可能最不利的两侧水位组合作为结构设计 的依据之一。设计水位是确定水泵扬程和选择泵型的重要依据,排水工况堤内渠道 的最低水位是预报暴雨来临之前按规划需要将渠道水位降至正常水位以下的某水 立,这时堤外的最高水位取多年平均最高潮位。堤外水位超过上述高潮位又遇堤内 渠道正好为预降水位的机遇虽然不可排除,但时间短暂故不考虑作为泵站的运行条 件。滩涂治理工程的泵站,不论什么工况,确定泵站的设计水位时,首先要考虑的 是在不能用闻自流引排时两侧的极端运行水位。故向外海排水时,堤外最低水位取 相当于堤内正常水位,如堤外水位再下降低于堤内正常水位时,则无需泵站排水而 应采用闸自流排水。同理,向堤内抽水时,堤外水位最高相当于堤内规划允许的最 后值,如再高即无需泵站抽水而可利用闸自流引水

10.1.1我国在保滩促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经验不多,本章有关条 目多系参考浙江、江苏、淮北等地保滩促淤工程的经验编写,只是反映了保滩促淤 工程的某些一般性规律。由于研究和实践的深度不足,对某些重要参数尚难作出准 确的定量规定。这一工作尚需今后继续深入。为使规范使用者对某些重要参数有 个大体量度上的把握,在本说明中对有关条款作了某些实例性的介绍。 总之,保滩促淤工程措施,能使工程区域内的水域达到阻水缓流、减少冲刷、 保持沙路畅通、加大落淤,能够达到保滩促淤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冲淤交替型而冲 淤幅度又较大的海滩,保滩促淤的效果更佳。 10.1.2潮流、波浪是侵蚀海岸的动力,也是供沙的动力;各种特征潮位则与工程 的布设有密切相关;岸滩的冲淤变化规律,应通过海岸变形计算和实测地形图对比 分析求得,它是判别滩地属于侵蚀型、堆积型还是冲淤交替型的主要手段。这些资 料都是能否采取工程措施,采用何种工程措施以及预计可能产生的保滩促淤效果的 重要依据。 10.1.3各种保滩促淤措施的应用应符合实际情况,如近岸波浪经变形后其方向常 垂直于岸线,故丁坝消浪的作用不大,减弱不了波浪的掀沙作用,但波浪的掀沙, 由于丁坝隔断沿岸流不致于被大量带走,故对保滩仍有一定作用。而顺坝因难以起 截断潮流的作用,所以以潮流为主要侵蚀动力时就不宜采用。由于海岸一般总有潮 流和波浪二种动力,因此理想的保滩促淤工程,应是丁、顺坝的组合运用。 形成二级滩地时的高滩可设护坎保护,工程量小,效果较好。但在强侵蚀性岸 段和强潮汐河口,因护坎本身不易保护,故不宜采用。 滩地上种植植物,有减小波高、降低波流动力、削弱波浪掀沙能力的效果,可 起到加糙缓流沉沙、促淤护滩的作用。根据广东、福建二省种植大米草、互花米草 近年来产生重大副作用的情况,在决定采用大来草、互花米草作为促淤措施时,建 议应慎重考虑其不利影响

10.2丁坝的布置和断面

10.2.1保滩丁项的主要作用在防止海堤堤脚处的冲刷,保护海堤基础,防止影响 海堤的稳定。短丁坝的保护滩地宽度虽较窄,但已可以满足要求,根据多数工程实 践的推荐,保滩丁坝长度可定为100m左右。为了使较大范围内的滩地达到可开发利

用高程,须使用长丁坝。根据南科院和河海大学对浙东海堤的调查等报告所述,促 淤长丁项的长度宜在1.5km以上。为使丁项两侧淤积达到基本对称,丁坝方向宜与 强浪向平行。部分工程经验认为保滩短丁坝坝距可取坝长的三到四倍,促淤长丁项 的坝距宜取二到三倍,密一些效果更好。因水流的扩散作用,丁坝促淤所形成的岸 滩大多为弧线形,根据个别工程的资料,弧线凹进部分为坝距的1/5~1/10。如用勾 头丁坝则可引导水流流向,减轻弧形线的弯曲程度。如辅以顺坝,则可以将水流归 顺至丁坝坝头连线以外,使淤积线顺直。 10.2.2工程实践经验证明,丁坝坝顶较高促淤效果也较好,可施工的时间也较长, 据南科院和河海大学对浙东海塘的调查报告提供,坝顶高程达到平均高潮位的丁坝, 坝间淤积可望达到平均潮位与平均高潮位之间。但高于平均高潮位以上,淤积量增 加并不明显,故不宜再高,以免增加工程量。保滩丁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滩地不被 冲蚀,故高程可以较低。 10.2.3短坝纵向坡度一般取用1/100,长坝纵向坡度可与滩面坡度相同。因丁坝的 组水作用,坝身两侧常会产生沿坝方向的水流冲刷坝坡底脚,故需有一定的保护措 施,其保护宽度与地基土质有关。浙江慈溪海王山丁坝在修筑时坝身二侧边坡保护 宽度取2m,可供参考;坝头则因雍水绕流作用,流速明显增大,且有下降向螺旋流, 油凯加剧倪拍活围微学护卡

用高程,须使用长坝。根据南科院和河海大学对浙东海堤的调查等报告所述,促 淤长丁项的长度宜在1.5km以上。为使丁项两侧淤积达到基本对称,丁坝方向宜与 强浪向平行。部分工程经验认为保滩短丁坝坝距可取坝长的三到四倍,促淤长丁项 的坝距宜取二到三倍,密一些效果更好。因水流的扩散作用,丁坝促淤所形成的岸 滩大多为弧线形,根据个别工程的资料,弧线凹进部分为坝距的1/5~1/10。如用勾 头丁坝则可引导水流流向,减轻弧形线的弯曲程度。如辅以顺坝,则可以将水流归 顺至丁坝坝头连线以外,使淤积线顺直。

JB/T 12013-2014 自控试压机10.3顺坝的布置和断面

10.3.1作为消浪潜堤的顺坝,其合理的离岸距离与波要素、水深、顺坝坝顶高程 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某些试验成果,有些学者提出在1倍~3倍波长之间选用,但 因所提范围过大,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故仍宜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顺坝二端宜封口,过长的顺坝中间还应设隔堤,否则淤积物将被沿岸流带走而 降低促淤效果。根据浙江瑞安丁山促淤工程经验,隔堤距离可取顺坝离岸距的2倍~ 4倍,用2倍时效果更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 山伟抗而地体不耳移宝 盛油壹时消泊新用

降低促淤效果。根据浙江瑞安丁山促淤工程经验,隔堤距离可取顺坝离岸距的2倍~ 4倍,用2倍时效果更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 也使护面块体不易稳定。某些试验表明,当堤顶水深不大于半倍波高时,消浪效果 已较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 也使护面块体不易稳定。某些试验表明,当堤顶水深不大于半倍波高时,消浪效果 已较好。

带出。因丁坝阻水作用,一般都会产生顺坝方向水流冲刷坝脚,所以对坡脚应适当 保护,这对于沙质地基更为重要。

10.4丁、顺坝坝体结构和材料

YD/T 2341.2-2011 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 热熔型10.4丁、顺坝坝体结构和材料

10.5.1生物促淤措施费用较低,且植物生长成熟期与大风浪期一致,消浪、缓流、 促淤效果较好,但养护管理要求较高,否则易受人为等因素的破坏。 10.5.2选用保滩促淤植物种类,应因地制宜,优先选用本地物种

11.2.1建设单位在完成建设地点外部测量工作时应与国家或当地坐标系统建立关 系,对偏远或岛屿地区难以满足以上要求时,充许建立临时独立坐标体系。 11.2.2滩涂治理工程在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时,除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则量规范》(SL52)外,对离岸较远的工程宜在水上适当地点设立网点以利控制,附 近无潮位站时,施工单位应设立临时潮位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