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399-2015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

TB/T 3399-2015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B/T 3399-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6 MB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220573
VIP资源

TB/T 3399-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B/T 3399-2015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

b)热轧带肋钢筋的性能应符合GB1499.2的规定。 精轧螺纹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应满足表4的要求,主要外形尺寸应满足表5的要求,其材质 应符合GB1499.2的规定,

表5精轧螺纹钢筋主要外形尺寸

3.2.7预理套管应满足相关技未条件的要求。

3.3.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模板安装、钢筋入模、预应力张拉、浇筑成型、 脱模等工艺要求。 3.3.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保证轨道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 位置。 3.3.3预应力筋采用机械定长切断,不应使用电焊切割;用于每个台座的预应力筋间下料长度极限偏

钢筋编组及预埋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普通钢筋加工时GB 1903.35-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酸锌,切断刀口应平齐,两端头不应弯曲。下料长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

a)普通钢筋加工时,切断刀口应平齐,两端头不应弯曲。下料长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普通钢筋下料长度极限偏差

b)上、下层钢筋网片分别在专用胎具上制作,网片钢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MQ。 c) 在专用胎具上安装绝缘热缩管或绝缘塑料夹,间距极限偏差为±5mm。其中绝缘热缩管应采 用电加热热缩工艺。 钢筋编组人模后,下层钢筋网片与定位预应力筋间、上层钢筋网片与精轧螺纹钢筋间应进行 绝缘处理,钢筋间的电阻值不应小于2MQ e 钢筋在模板中位置的极限偏差应满足表7的要求。

表7轨道板内钢筋位置的极限偏差

f)轨道板内所有预埋件应按设计图位置和间距准确安装,并应与模板牢固连接,保证混凝土振 动成型时不移位。 g) 轨道板内钢筋不应与预埋件相碰。 3.3.5 施加预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次张拉前应对锚具的锚筒和锚片进行检查和清理。 b)手 预应力筋采用整体张拉方式,张拉分两个阶段。 1)初张拉:将预应力筋张拉至约张拉控制值的20%,安装中间挡板,并锁定在模具上。 2)纟 终张拉:将预应力筋张拉至张拉控制值,张拉结束后,利用调整环使液压缸止动并卸压。 c)于 预施应力值应采用双控,以张拉力读数为主,预应力筋伸长值作校核。实际张拉力、伸长 值与设计值偏差不应超过5%,实际单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设计值偏差不应超 过15%。 d) 张拉过程中,始终保持同端干斤项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2mm,异端干斤顶活塞伸长值间 偏差不大于4mm。 e) 张拉体系设备应整体标定,有效期不应超过1年,其中单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检测周期不应 超过三个月。 轨道板正式生产前,应测试预应力筋与模板摩擦、张拉横梁和台座变形等引起的预应力瞬时损失, 并根据设计预应力值计算确定每个台座的控制张拉力和相应伸长量。正式投产后,每生产10000块轨 道板,需再次检验预应力瞬时损失,

3.3.6混凝土配制和浇筑应符合下列规

及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3.4.1轨道板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轨道板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及检验要求

3.4.2轨道板外观质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轨道板外观质量及检验要求

表10轨道板静载强度要求

注:MsR、MmR 轨下截面和板中截面的设计开裂弯矩,在此弯矩作用下板两侧出现第一条长约15mm裂缝; Ms0.1 、Mmo.1 设计开裂弯矩,在此弯矩作用下第一条裂缝宽度承载状态下达到0.1mm; M s0. 05 ~Mm. 05 设计开裂弯矩,在此弯矩作用下裂缝在卸载后最大宽度为0.05mm; MaM 设计断裂查矩

b)轨道板疲劳性能(轨下截面)要求:经2×10°次荷载循环后,在有荷载状态下裂纹宽度不应大 于0.2mm,卸载后残余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07mm

4.1轨道板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应采用通用或专用仪器、工具量测。 4.2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拌和水、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性能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 4.3矿物掺和料的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氧化镁含量按GB/T176规定的方法进行 检验,需水量比按GB/T18736规定的方法(矿物掺和料的掺量采用实际用量)进行,含水量和活性指数 (矿物掺和料的掺量采用实际用量)按GB/T18046规定的方法进行。 4.4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 4.5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 4.6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 4.7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 4.8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 4.9混凝土总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换算。 4.10预应力筋应力腐蚀试验按GB/T21839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他性能试验方法按GB/T5223规定 的方法进行。 4.11精轧螺纹钢筋试验参照GB1499.2规定的方法进行,精轧螺纹钢筋与配套螺母的疲劳强度试验 按JGJ107规定的方法进行。 4.12预埋件的外观、主要尺寸应按扣件系统相关要求检验,预埋套管内螺纹采用通止规检验。预理埋 套管抗拔力试验应按TB/T3300规定的方法进行。 4.13轨道板钢筋间绝缘性能采用500V兆欧表检测。检测时,以纵向钢筋作为测量的基准钢筋,检

测每根横向钢筋与相连的纵向钢筋间的电阻。

测每根横向钢筋与相连的纵向钢筋间的电阻。 4.14轨道板绝缘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4.15轨道板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5.1.1板厂应对轨道板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5.1.2轨道板应按批检验,同一班次、同一台座制成的轨道板为一个检验批 5.1.3轨道板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5.1.1板厂应对轨道板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5.2.1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3.2和3.4中包含的所有技术要求。

有下别情流之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式投产前; b) 连续生产两年时; c) 材料、工艺有重大变更时; d) 停产6个月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e) 用户提出异议时。 5.2.3 型式检验抽样数量为3块,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及绝缘性能全检。抽取1块轨道板中的3个套 管进行抗拔力试验。 5.2.4随机抽取1块轨道板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力学性能检验时,在轨道板上锯取4块65cm宽的 轨枕单元,每一轨枕单元用于一个试验。试验在28d龄期后进行。 a)静载试验时,轨下截面正弯矩取2块轨枕单元,板中截面负弯矩取1块轨枕单元; 疲营试验时动下载而正恋钜取1块勤单元

5.3.1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轨道板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混凝土弹性模量、预埋件 抗拔力和轨道板绝缘性能。 5.3.2轨道板外形尺寸的检验数量见表8。 5.3.3轨道板外观质量应逐块检验。 5.3.4每批分别检验一组预应力放张时及28d混凝土抗压强度。每15d检验一组28d混凝土弹性 模量。 5.3.5预埋套管抗拔力试验每批随机抽检1块轨道板,抽取3个套管进行试验。 5.3.6轨道板的绝缘性能每批检验10%。 5.4判定 5.4.1外形尺寸应符合3.4.1的规定,其中A类项别单项项点合格率不小于95%、B类项别单项项点 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别总项点合格率不小于90%时,判为合格。 5.4.2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型式检验判为合格。其中,当静载强度试验中有一个截面不 满足要求时,可重新抽取相同类型的截面及相应的数量复检,复检轨枕单元的所有受检面全部合格时, 判为合格。 5.4.3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该批轨道板判为合格。仅由5.4.1或轨道板绝缘性能判为

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别总项点合格率不小于90%时,判为合格。 5.4.2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型式检验判为合格。其中,当静载强度试验中有一个截面不 满足要求时,可重新抽取相同类型的截面及相应的数量复检,复检轨枕单元的所有受检面全部合格时, 判为合格。 5.4.3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该批轨道板判为合格。仅由5.4.1或轨道板绝缘性能判为 不合格批的轨道板,允许工厂对该批轨道板逐块检验筛选。

6.2轨道板经打磨、检验合格后,在顶面按设计规定的位置铣刻布板设计中的轨道板编号:轨道板编 号由字母和多位数字组成,按顺序增加。第一个字母为“L”或“R”,表示轨道板安装位置为左线或右 线,其后数字为顺序号码,表示轨道板的安装地点。

制造厂名称; b) 规格; c) 批号; d) 轨道板编号; 检验结果; f) 制造日期; g) 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6.4轨道板成品应按规格和批次分别存放。存放时,堆放层数不超过9层,板与存放基础之间以及每 层板间安放垫块,垫块的规格尺寸及技术要求应满足3.3.8d)的要求。 6.5轨道板存放基础应坚固平整。

制造厂名称; b) 规格; c) 批号; d) 轨道板编号; e) 检验结果; f) 制造日期; g) 质量检验部门

6.6轨道板在装卸及运输时不应损伤。

A.1.1智能型可编程电桥测试仪:频率精度0.01%,分辨率R≥0.01m2、L≥0.01μH,基本测量准确 度0.05%,检测信号AC1.0V、2000Hz。 A.1.2检测轨:60kg/m、长度8m的钢轨2根,钢轨两端距端部100mm的轨腰中心处各钻一直径 9.8mm的圆孔。 4.1.3连接线:轨道电路专用钢包铜连接线1根,长度2m,截面积不小于42mm(Φ1.2mm×37)。 A.1.4接线端子:直径9mm的信号专用塞头2个。

A.2.1受检轨道板周边5m范围及地面下无金属物。

A.2.1受检轨道板周边5m范围及地面下无金属物。 1.2.2检测现场无电磁干扰,电桥测试仪工作可靠。 A.2.3交流220V、50Hz电源,电压稳定。

A.3.1受检轨道板置于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将两根钢轨放置在轨道板的承轨部位,且每根钢轨两端 伸出轨道板的长度应相同。 A.3.2用绝缘块(如木垫块)将钢轨垫起,使轨底距离承轨面高度与扣件组装高度相等,轨距调整为 1435mm±3mmo A.3.3用连接线将两根钢轨同一端通过直径不大于10mm的螺栓压接方式封连;在钢轨另一端圆孔 立置打入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钢轨应连接紧密,并与测试仪连接。 A.3.4采用电桥测试仪测量两轨引出接线端子间的电感值L(mH)及电阻值R(m2)。测试频率规定 为2000Hz,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A.3.5移出受检轨道板,将钢轨置于绝缘物体(如木垫块)上,使轨底距离地面的高度与移出轨道板 前相同,调整轨距到1435mm±3mm,并保持两根钢轨另一端的封连状态。 A.3.6再次采用电桥测试仪测量两轨引出接线端子间的电感值L。(mH)及电阻值R。(m2)。测试频 率规定为2000Hz,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A.4.1受检轨道板钢轨电感相对偏差量按式(A.1)计算:

A.4.1受检轨道板钢轨电感相对偏差量按式(A.1)计算:

D一钢轨电感相对偏差量,用百分数表示(%); L一一有轨道板状态下两轨间的电感值,单位为毫亨(mH); Lo—无轨道板状态下两轨间的电感值,单位为毫亨(mH)。 ,4.2受检轨道板钢轨交流电阻相对偏差量按式(A.2)计算:

L= Lo ×100% D.

DR——钢轨交流电阻相对偏差量,用百分数表示(%); R——有轨道板状态下两轨间的电阻值,单位为毫欧(m2); R。—无轨道板状态下两轨间的电阻值,单位为毫欧(m2)。

B.T轨道板静载试验 B.1.1检测设备及量测工具 B.1.1.1轨道板静载抗裂试验采用静载试验机或其他加载设备进行,试验机精度为一级。 B.1.1.2裂缝宽度观测采用20倍读数放大镜,读数精度0.01mm,并有照明设备。 B.1.2试验图式 B. 1. 2. 1 轨下截面试验图式如图 B. 1 所示。

检验荷载P,与检验弯矩M,的关系按式(B.1)确定: P,=16/3M

检验荷载P,与检验弯矩M,的关系按式(B.1)确定: P, =16/3M

P一检验龄期的静载检验荷载,单位为千牛(kN); M,一检验龄期的静载检验弯矩,单位为千牛米(kN·m)。 .1.2.2中间截面试验图式如图B.2所示。

钢板(100mm×20mm); 硬橡胶垫(100mm×15mm); 承载钢板(100mm×20mm); 钢轴直径d为30mm~40mm或钢球半径R为40mm; 钢轴直径d为30mm~40mm或钢球半径R为150mm; 支座。

检验荷载P2与检验弯矩M,的关系按式(B.2)确定: P, =8M,

荷载P,与检验弯矩M,的关系按式(B.2)

P,——检验龄期的静载检验荷载,单位为千牛(kN); Mz—检验龄期的静载检验弯矩,单位为千牛米(kN·m)。 M,由设计图给出。

B. 1. 3 试验步骤

图B.2中间截面静载试验图式

B.1.3.1试件就位后,以10kN/min速度加载到规定值(轨下截面试验为105kN;中间截面试验为 54kN),在此期间不应有裂缝出现。 B.1.3.2采用1kN·m荷载弯矩逐级加载,每一级持荷时间不少于3min,同时记录MsR、MmR、Mso.1 M m0. 1 、Ms0. 05 、Mm0. 05 0 B.1.3.3以10kN/min速度对试件加载至设计值或破坏,记录对应弯矩。

B. 2. 1 检测设备及量测工具

B. 2. 2 试验图式

轨下截面试验图式如图B.3所示

钢板(100mm×20mm); 硬橡胶垫(100mm×15mm); 承载钢板(100mm×20mm); 钢轴直径d为30mm~40mm或钢球半径R为40mm; 钢轴直径d为30mm~40mm或钢球半径R为150mm 支座。

GB/T 31413-2015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脂松香的鉴定 气相色谱分析法检验荷载Pmax与检验弯矩M,的关系按式(B.3)确定: Pmr =16/3M

B. 2. 3 试验步骤

B.2.3.1试件就位后,按静载试验方法加载到板开裂,然后采用疲劳荷载选

图B.3轨下截面疲劳试验图式

P... = 16/3M

2.3.1试件就位后,按静载试验方法加载到板开裂,然后采用疲劳荷载进行加载。 2.3.2疲劳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

GB/T 19336-2017 阿维菌素原药Pmin =20 kN,P.mmx =16/3 ×26 =138.7 kN

Pmin—疲劳检验荷载最小值,单位为千牛(kN)); Pmax一疲劳检验荷载最大值,单位为千牛(kN)。 B.2.3.3荷载循环次数2×10°次。 B.2.3.4疲劳试验应连续进行,如中间确因不可抗的因素而停止,以累计荷载循环次数2×10°次为 ,并在报告中注明。 B.2.3.5经过2×10°次疲劳循环后,分别检测在承载状态(Pmx)的裂缝宽度及卸载后残余裂纹宽度。

B.2.3.3荷载循环次数2×10°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