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057-2017 淮北平原区大沟控制蓄水技术规程

DB34/T 3057-2017 淮北平原区大沟控制蓄水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 3057-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71.11K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9936
VIP资源

DB34/T 3057-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3057-2017 淮北平原区大沟控制蓄水技术规程

a)应进行坝址、坝线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形式的选择,根据综合利用要求确定经济合理的坝体断面、 有关建筑物的规模、布置、结构型式和主要尺寸;并提出坝基处理、泄流消能和主要施工方法 的施工方案。 b 采用溢流堰坝,堰顶下游堰面宜优先采用ES型幕曲线,堰顶上游堰头可采用双圆弧、三圆 弧或椭圆曲线,为简便一般采用上游堰面铅直的三圆弧曲线堰头。堰面曲线可按附录C计算。 应根据坝高、坝基及其下游沟(河)床和两岸地形、地质条件、下游沟(河)道水深和水位变 化情况,选择适当的消能设施并计算确定消能工尺寸。

沟水位可采用水位标尺、自记水位计进行观测;农由地下水位可采用地下水位观测并(孔)进行观测。 6.5.2沟水位测点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分别在控制性建筑物的上游和下游布设沟水位观测设施,其数量应视控制沟段的长度而定, 以能反映控制性建筑物上游和下游的平均沟水位为宜。一般上、下游可各布设2~3个沟水位 测点。为了解大沟蓄水对中小沟水位的影响,还可设立若干中沟、小沟水位观测点。 b) 测点应布设在水流平顺、水面平稳、受风浪和泄流影响较小的地点。上游水位测点宜设在堰闻 前3~5倍堰上最大水头以上位置,下游水位测点应设在水流较顺直、没有对水流影响较大的 障碍物、不受下游回水影响、冲淤变化不大的沟段,距消能设施末端的距离不宜小于消能设施 总长的3~5倍。 6.5.3农田地下水位测点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水位观测并宜布置在交通方便且不影响耕作的地方,一般沿田间机耕路呈线状分布,并应 注意避开大中沟、水塘等可能对观测数据造成的影响。 b) 应分别在控制性建筑物的上游和下游农田地带垂直于大沟方向布置多排地下水位观测井,其数 量应视控制沟段的长度而定,以能反映控制性建筑物上游和下游农田的平均地下水位为宜。一 般上、下游可各布设12排地下水位观测井,宜尽量利用已有的设施(如机电井)。 c) 地下水位观测井的间距由沟边向田块中部方向依次递增,其变化范围一般在两条干沟间距的 1/20~1/30至1/5~1/10。在沟边及两条干沟之间的中点位置应布设地下水位观测井。 d) 地下水位观测并的深度宜在5.0m左右,内径5cm~10cm;并应设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如 盖帽、护墩等)。

7.1.1应确定或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经费,制 定管理规章和工程运行技术方案、规程及维修养护制度,做好工程的检查监测、维修养护和控制运用, 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 7.1.2管理机构应根据工程规划设计要求、所承担的任务和所在流域或区域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制定 控制运用计划,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7.1.3大沟蓄水控制工程系统的管理应包括工程控制运用、检查监测、维修养护、安全管理及必要的 试验观测工作。 7.1.4应结合蓄水控制工程的型式与控制运用特点,在闸门启闭、运行管理、监控等方面优先采用自 动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TCEEMA 005-2022 煤电机组自动控制系统节能、供热和灵活性改造技术导则DB34/T30572017

DB34/T30572017

7.1.5应贯彻水量与水质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水质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7.1.6管理工作中的各类文件和技术资料均应及时整理归档,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7.2.1大沟控制蓄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应确保在设计标准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满足排水和蓄水要求, 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7.2.2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不同作物各生育期的耐涝、渍能力和需水要求,制定正常的运 行管理方案和排水期、灌溉期的控制运用计划。出现洪涝水时,应及时泄流排水;汛末应适时拦蓄径流 尾水进行蓄水;多雨季节应根据天气预报适时预降沟内水位。 7.2.3应随时掌握雨情、水情、旱情、涝情和土壤水分、盐分状况,适时调节控制蓄水位和下泄流量 实行控制蓄水和排水系统的优化运行调度,统筹兼顾防洪、排涝、降渍、灌溉及地下水补给、沟道生态 用水要求,及时协调各项工程的排水与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控制蓄水系统的综合效益。 7.2.4旱作区正常情况下应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适宜地下水理深和降速要求进行排水和蓄水控制,干 旱季节应根据情和防治盐碱要求调控地下水位和沟水位。稻作区晒田和落干期应按当时的气候情况利 要求的地下水埋深,严格控制排水时间;灌溉期应按田间水管理要求进行蓄水和排水;施肥、施农药后 应控制排水。 7.2.5发生超标准暴雨时,应根据规划要求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涝渍伴生或涝碱相随的自然特 点,及时分析涝情的发展趋势,提出避灾、减灾措施及工程的非常规运行方案。 7.2.6闸门的启闭应由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监护,固定岗位,明确职责,做到准确及时,保证工 和人品宝全关做好摄作证录一艺美保专

7.3.1管理单位应经常对控制性建筑物各部位、闻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通讯设施、观测设施,工 程运行情况、工程效果,以及管理范围内的沟(河)道、堤防、水流形态等进行检查与监测。 7.3.2大沟控制蓄水工程的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日常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在 建成初期及汛期应增加检查频次;定期检查在汛前、汛后进行;在工程超过设计标准运行或遭受自然灾 害后,发现隐患、异常或进行技术改造时应进行专项检查。日常检查由工程运行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定 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由管理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施。

a) 管理范围内有无违章建筑,沟道有无阻水建筑物、障碍物。 b) 混凝土及砌石结构完好情况,有无破损;混凝土裂缝、剥蚀和碳化情况。 c) 岸墙、翼墙、铺盖、消能设施完好情况;沟道与岸坡冲刷和淤积情况。 d) 监测设施完好情况,监测数据是否正常。 e)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监控设施完好情况。 7.3.4在工程正常运行期,宜按设计要求和工程运行管理需要,对水位、流量、冲刷、淤积、水质等 内容进行监测;在工程建成和技术改造投入运行初期,或超过设计标准运行、遭受自然灾害后,发现隐 患、异常时应根据工程安全管理需要,对位移、流态、永久缝、应力、渗流等内容进行监测。 7.3.5根据工程运行管理实际与发展需要,宜加强对工程控制范围内农田的灌排情况和治理效果进行 监测,积累实践资料,指导管理工作。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排涝治渍、蓄水及灌溉、水位、水质等方面, 并做好记录

7.4.1应以设计标准为依据,本看“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进行维修养 护,做到经常维护、定期检修,确保设施完好和工程运行良好。对于主要建筑物应建立专门的检修制度 和维修养护条例。 7.4.2每年汛前、汛后或用水期前后,应对闸(坝)各部位及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汛前着重检查 岁修工程完成情况,度汛存在问题及措施;汛后着重检查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据以制订工程岁修计划。 7.4.3混凝土建筑物、石工建筑物、土工建筑物及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维修养护可参照SL75和SL230 的有关规定执行。 7.4.4沟内不得设障堵水,并应根据淤积阻水情况定期清理。对岸坡不稳定沟段,应采取防塌固坡措 施,加强维修养护。 7.4.5水位观测设施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经常检查水标尺的位置、刻度、高程标记、编号标记等是否准确、清晰和完好情况。 b) 经常检查观测设施上下游冲刷或淤积情况。 c) 经常检查地下水位观测井的盖帽、护墩等是否完好,高程标记、编号标记等是否清晰无误,定 期清理观测井内的淤泥和杂物。 对干沟流域内及周边的新建控制工程和新增排水沟、水塘、机井等工程设施做好记录,并根据 广杰动情源安注行杰上莞金

7.4.1应以设计标准为依据,本看“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进行维修养 护,做到经常维护、定期检修,确保设施完好和工程运行良好。对于主要建筑物应建立专门的检修制度 和维修养护条例。

a) 经常检查水标尺的位置、刻度、高程标记、编号标记等是否准确、清晰和完好情况。 b) 经常检查观测设施上下游冲刷或淤积情况。 C) 经常检查地下水位观测井的盖帽、护墩等是否完好,高程标记、编号标记等是否清晰无误 期清理观测井内的淤泥和杂物。 d) 对干沟流域内及周边的新建控制工程和新增排水沟、水塘、机井等工程设施做好记录,并 工程变动情况对观测方案进行变更与完善

5.1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大沟控制蓄水工程的安全管理,妥善保护机电设备和水文、通信、观测 止人为破坏:危险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5.2安全生产操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定期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检查防火、防爆、防暑、防冻、防盗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不安全因 素及时处理。 b)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安全标记应齐全,电气设备周围应有安全警示 线,按消防要求配备灭火设备。 c 保证安全用具齐全、完好,扶梯、栏杆、盖板等应完好无损。 7.5.3控制性工程在运行中如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影响安 全的异常现象后,应及时修复。

DB34/T 3057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作物的排水指标和适宜地下水埋深与土壤湿度

表A.1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耐涝(渍)指标

表A.2农田排水三项指标综合运用标准

表A.3皇作物的适宜土壤湿度

注:表中土壤湿度系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

DB34/T 3057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水力设计计算公式

开散式WES型实用堰的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水力设计计算公式

Q = cm8 0,B/2g H,2

Q = cmg 0,B/2g H,

表B.1WES实用堰流量系数m值

WES实用堰流量系数m

(适用于二圆弧、三圆弧及椭圆堰头曲线)

表B.2上游堰面坡度影响修正系数C值

表B.3中墩形状系数S

DB34/T 30572017

图B.1中墩形状示意图

图B.2边墩形状示意图

图B.3WES实用堰淹没系数

DB34/T 30572017

B.2带胸墙孔口实用堰泄流能力

Q= u A/2gH.

式中: Q——流量,m/s; 一孔口面积,m; B一孔口总净宽,m; D——孔口高度,m; H。——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 1 孔口自由出流流量系数(当P/H>0.6,H/D=2~3时,u=0.70~0.80;当P/H>0.6 H/D=1.5~2.0时,u =0.60~0.70); H。一定型设计水头; H—堰上水头。 带胸墙孔口式平底闸泄流能力按下式计算:

H。——自闸底板算起的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上游总水头,m U一一流量系数,对于圆滑孔口,可取U=0.90; 注:其余符号同上。

Q = meB/2g H,

息服务平台 式中: 上式适用闸门全开非淹没出流。计算简图见图B.4 Q一流量,m/s; B—总净宽,m; H。——计入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 m——二元水流宽顶堰流量系数,与相对上游堰高P/H及堰头形式有关,可按表B.4、表B.5查 得; 闸墩侧收缩系数,可按B.1中实用堰(闸)侧收缩系数ε取用。

DB34/T 30572017

图B.4宽顶堰计算简图

表B.4底坎为直角形和斜面形的宽顶堰流量系

表B.5底坎为带圆角的宽顶堰的流量系数m值

DB34/T 30572017

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幂曲线,可按下式计算

H,一一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对于上游堰高P≥1.33H。的高堰,取H。=(0.75~ 0.95)Hm,对于P<1.33H,的低堰,取H。=(0.65~0.85)Hmx,Hmx为校核流量下的堰上水头」 X、y一原点下游堰面曲线横、纵坐标; n一一与上游堰坡有关的指数,见表C.1; 一当P/H,>1.0时,k值见表C.1,当P/H。≤1.0时,取k=2.0~2.2。

表C.1堰面曲线参数

注:表中a、b、R、R符号的意义见图c.1、C.2。

FZ/T 63048-2019 聚酯网线图C.1堰顶上游堰头为双圆弧 曲线、下游为幂曲线

堰顶上游堰头为双圆引

图C.2堰顶上游堰头为三圆弧 曲线、下游为幂曲线

DB34/T 30572017

b.1水尺的制作与安装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观测设施的制作与施工

0.1.1宜选用由高分子板、不锈钢板等材料做成的水尺,且刻度清晰,刻度、数字、底板色彩对比鲜 明,不褪色、剥落,耐老化性能好。 0.1.2水尺最小刻度宜为1cm,其量测范围应高于沟水位历年最高、低于历年最低水位0.5m。若无 水位记录或记录不全,可依据控制建筑物设计资料,宣高于主要控制建筑物校核洪水位0.5Ⅲ。 0.1.3直立式水尺的安装应做到牢固、铅垂,抗风浪和外力干扰性能强,其刻度面宜平行于水流方向 (沟道的纵轴线);倾斜式水尺SZDBZ 244-2017 生物样本库中人类组织样本收集、处理、运输和储存规范,一般把水尺板固定在岸坡上,也可直接在建筑物(如护坡)的斜面上 余绘水尺刻度,刻度大小以能代表垂直高度为准(需根据倾斜度进行换算)。 0.1.4水尺设置后,应按四等以上水准测量标准测定其零点高程。水尺板上的水位数值加上该水尺的 零点高程即为观测到的水位高程值

D.2地下水位观测并的制作与安装

地下水位观测并的制作与施工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农田地下水位观测井井管由下部实壁沉砂管段(长约60cm)、中部透水管段(花管)和上部 实壁管段组成。下部实壁沉砂管段和中部透水管段通常选用同一种材料(一般采用塑料材质), 上部实壁管段宜用镀锌钢管,长度约100cm,其中露出地面的约40cm埋入护墩内。中部透 水管段(花管)的孔隙率在25%左右,透水孔径约0.3cm~0.5cm,呈梅花型分布。 选用适当的钻井工具及成孔方法,成孔孔径以保证井管周围的滤料厚度不小于10cm为宜。 下管时,应使并管直立于孔口中心,上端口应保持水平,并将并管底端口封死。透水管段外围 应包裹2~3层80目的尼龙网布,并用耐锈蚀的扎丝捆绑固定。 安放好井管后即可填放滤料和粘土。滤料一般用中粗砂,填放于透水井管段(花管)周围,填 放高度一般应高于透水管段上端25cm左右。下部实壁沉砂管段和上部实壁管段周围则用粘 土填封。 在高出地面的上部实壁管段周围应浇筑混凝土或浆砌砖护墩进行保护。管口应车丝,并用特制 的堵头(盖帽)封闭,非专用工具不能开启。必要时还应选择合理的洗井方法进行洗井,并采 用抽水或压水的方法对洗井效果进行检查。 f 观测井施工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进行编号、测定高程,并在平面图上进行标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